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猪瘟是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它传染性强、 致死率高, 给养猪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和经济损失,特别是对规模化猪场危害更大。我国和世界各国均将其列为防疫工作的重点。本人三十多年来坚持在严密封锁条件下, 研究大剂量猪瘟疫苗配合补肾阴中药方剂治疗温和型猪瘟取得稳定效果, 特意与同行专家交流探讨。
用大剂量猪瘟疫苗配合中、 西药治疗效果理想疫苗可诱导体液免疫,又可以诱导细胞免疫。猪瘟疫苗注射后能完全抵御猪瘟强病毒攻击。开始时曾使用猪瘟高免血清治疗, 但实践证明,其对发病猪早期治疗有良好效果, 对中后期的病猪基本无效。为减轻养猪业的经济损失, 笔者大胆采取增大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注射剂量(用预防量的 5 倍到 30 倍不等, 灵活调量) , 同时配合西药, 抗病毒、 消炎、 解热的针剂加上中药的大补肾阴方剂, 采取严密、 迅速、 隔离的措施和精心护理, 治疗效果甚佳。采用大补肾阴方是遵于《元亨疗马集》 “寒症 (灌) 施药不效者, 是心血不足,热疾施凉药不效者, 是肾水不足” 的治则, 在众多的中药方剂中筛选出以滋阴降火的的龟板,配大补肾阴壮阴水、 养阴生水而治其火, 使水火相济、 调和阴阳的熟地, 加上泻肺火而救肾阴的酒知母和滋补肾阴的酒黄柏等多味中药组成的方剂。诸药配合, 治其本而清其源, 壮其水而治其火, 为釜底抽薪之术。
猪瘟已不再是绝症。本人经三十多年潜心研究的应用猪瘟疫苗大剂量注射为主, 配合西药针剂和中药稳定病猪体温的 “三结合” 治疗方案, 临床反复验证, 对温和型猪瘟行之有效, 疗效可靠。1993 年 11 月在本县户家乡水潮猪场, 11 头猪他人治疗 9 天未见烧退, 已死 2 头, 余 9 头确诊为温和型猪瘟, 经用上法治疗 1 疗程 (4 天, 下同)后,结果死亡 2 头, 治愈 7 头, 治愈率 78% ; 同期在本县高明乡平罗党村猪场, 染病后他人治疗 23天无果, 已死 30 头, 余 150 余头确诊为温和型猪瘟,经上方治疗 1 疗程后死亡 30 头, 治愈 120 余头, 治愈率达 80% ; 2000 年 12 月在澄城县业善乡魏家斜村猪场, 他人治疗 10 天无效, 已死 6 头,余 180 多头确诊为温和型猪瘟, 经上方治疗 1 疗程后死亡 9 头,治愈 170 多头,治愈率达 95% ;2005年3月在本县户家乡边章营村边忠录猪场,近围几个猪场猪瘟已死猪 500 多头, 养主见病后当日即来求诊, 30 头肉猪确诊系温和型猪瘟, 经上方治疗 1 疗程后无一死亡, 治愈率在 100% 。三十多年来, 共为方圆百余里的七、 八十个猪场治愈猪瘟病 1000 头以上。实践说明, 对发生猪瘟的病猪, 应严格的遵守早治疗的原则, 科学、 准时、正确的及时用药, 不可疏忽大意, 延误最佳治疗时间,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猪瘟的基础知识:
1猪瘟的临床诊断
准确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基础。按照病程统一分为最急性型、 亚急性型、 慢性型、 温和型 4 种类型。各类型的诊断依本人实践, 主要掌握以下要点:
1. 1最急性型
发病急, 很快死亡, 主要呈急性败血症。死于急性猪瘟的猪, 皮肤、 浆膜、 黏膜及各实质性脏器上解剖时有程度不同的出血点或斑点。淋巴结特别是腹腔内淋巴结、 颌下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肿大, 呈暗红色, 切面呈弥漫性或周缘性出血, 但中心部呈白色, 切面红白颜色相间如同大理石样色彩。肾脏边沿常见隆起, 紫黑色的出血性梗死。膀胱、 喉头黏膜有许多出血点,甚至膀胱内积有暗红色尿液。回肠后部、 盲肠及回肠口可见数量不等的轮层状溃疡, 肠黏膜淋巴滤泡肿大隆起。
1. 2亚急性型
持续高温 (体温 40. 50℃~42.50℃ ) , 眼结膜潮红, 有大量粘性或脓性眼分泌物(化脓性结膜炎) , 皮肤上有出血点或斑点 (块) 。常见部位: 两耳、 颈部、 四肢腹下及会阴部等皮毛较少的部位。开始便秘, 继而腹泻, 发展中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 时有发生呕吐。公猪包皮积有恶臭尿液。幼龄仔猪时见磨牙、 运动障碍及痉挛等神经症状。解剖胸腔变化明显, 可见纤维素性肺炎或坏死性、 化脓性肺炎, 肺胸膜粗糙, 胸腔内有纤维素性渗出液。
1. 3慢性型
消瘦, 贫血, 衰弱, 行走时两后肢摇晃, 显示无力, 便秘及腹泻交替发生, 而以腹泻多见。有些病猪的耳尖、 尾端和四肢下部呈蓝紫色或坏死, 甚至脱落, 病程迁延达一个月。解剖时出血性病轻微, 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明显。断奶仔猪的肋骨末端与软骨交界处发生钙化, 可见有黄色骨化线, 这在猪瘟诊断上有一定竟义。
1. 4温和型
此类病近年来发生较多,断奶仔猪及架子猪发病较多, 常见于预防接种不及时的猪群。临床上症状轻微, 不典型, 病程较长, 解剖亦常见不到上述典型病变或很轻微,仅在口腔、咽喉部出现坏死病变,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 多误诊为感冒治疗, 但致死率仍很高。本人诊断以用磺胺类治疗 3 天以上未见退烧, 并查咽喉有坏死病变、 或本群及近圈已有瘟病死亡时为确诊。
上一篇: 自制辣蓼注射液在兽医临症治疗上的应用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