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吴同山:猪场精细化管理应对行情低迷

吴同山:猪场精细化管理应对行情低迷

吴同山:广东省东莞市畜牧科学研究所 研 究 员,2009 年 6 月 30 日,当选为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第八届理事 ; 2010 年 10 月,当选为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理事。

 

    谈到本次猪价低迷的最大特点,吴同山认为莫过于持续时间长,失去了原来的有高峰有低谷的规律性,其主要原因应该为入行门槛低、 存栏量过大、 消费量减少三个方面,预计 2014 年底猪价将会有所回升。
虽然猪价低迷,猪场亏本在所难免,但吴同山建议应该尊重市场规律,市场的问题终究要由市场自行解决,政府部门不要随便出台补助政策,最好还是由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自我调节,国家若要干预可借鉴外国经验,减少或杜绝国外猪肉的进口,一定程度保护国内养猪场户的利益。而作为一线猪场,不能坐以待毙,应该在生猪销售、生产等方面积极推出应对措施,同时在猪场管理方面严格把控。

坚持质量第一原则
    在生猪销售方面,猪场首先应该长期坚持质量第一原则, 以吸引客户。作为一个猪场, 质量第一原则要一直坚持,不能松懈, 这是一个猪场(种猪、 商品猪、 猪苗)生存的命脉。市场低谷时期,稍有一点问题的种猪都不要赶出来出售,所有种猪都要保证质量, 否则, 将会产生大量“一锤子买卖” ,导致客户不再回头。
    其次,采取积极态度应对质量问题。由于种猪、商品猪、 猪苗是活的动物, 销售工作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问题,如运输过程中的死亡或肢蹄损伤、母猪发情率低或配种受胎率低、公猪无精或死精、猪苗死亡等。猪场除了及时上门指导外,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清相对的责任,酌情进行补偿(包括下次购猪减价、免费赠送等) ,特别是市场低谷的时候,对客户可以起到很大的安慰作用。
    再次,保持优质服务,尽量让老客户生产正常。对于猪场来说,无论什么情况下,优质的售后服务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市场低谷时期,很多客户特别是小规模饲养场户,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在饲料、 药物、 疫苗等方面都会以节约为目的,尽量减少开支,加上管理不善,很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或生产的异常。这种情况下,他们最需要技术力量的支持,由于正规猪场技术力量比较强,经验比较丰富,富有实践操作能力,能够帮助客户处理好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客户的损失。 “雪中送炭”的情况下,这个养猪场户就成了贵场的铁杆用户,并且可能是以后不用花钱的活广告,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周边客户的使用。
    第四,依靠优质服务,发展新客户。在种猪、商品猪、猪苗质量保证的前提下,优质的售后服务可以吸引新的客户。目前猪场众多,竞争激烈,客户的选择余地也比较大,在种猪、猪苗质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大部分种猪场都是通过引种来提高自身种猪的质量和知名度,引进的越新,时间越短,所谓的质量也越高,市场价格也就高) ,售后服务工作就成了争夺客源的重要手段。因此,及时帮助客户解决实际问题,在市场低谷时可以吸引部分新客户。

 

开源节流,及时掌握市场行情
在猪场生产方面,一方面要加强管理、开源节流。
一要稳定内部生产,保持正常运行。规模猪场一般规模都比较大,实力比较雄厚,积累也比较多。在市场行情比较低迷的时候,大多数都能顺利度过难关。 但有一些新开张的猪场, 由于人力、经验等方面的原因,应对这些问题时有时不知所措,容易出现问题。应对养猪业的低谷,关键在于心态放平, 不能紧张, 更不用说随意采取措施 (家族企业较多出现) 。管理要比平常抓得更紧,按照正常程序进行免疫、消毒、配种、生产,加强猪只的护理,将生产水平提高到最好成绩。
二要加强管理,减少损耗,节约成本。按照常规,需要淘汰、清理的种猪(老、弱、病、差、7 胎以上的) 、残次猪、病猪,及时进行处理,不要保留,一来可以节约开支,二来也能减少病源,有利于猪场的生产。不能用来做种猪销售或稍差的待售小公猪, 及时进行阉割, 与差的小母猪一起,及早调入商品舍饲养,以减少饲料成本(与商品猪相比,待售种猪的营养要求高,价格贵) 。其他方面的开支,在保证生产、销售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尽量节约。
    另一方面,及时掌握市场行情。一要及时掌握猪只市场行情,及时调整价格进行出售。在栏舍不紧张时可以暂停或延迟销售,等待时机 ; 但如果栏舍紧张的时候,就麻烦了,特别是有二元杂猪苗销售的种猪场,基本上与种猪的数量一样,只要一个月销售不出去,就会导致栏舍爆满,比较被动。因此,要及时了解、掌握种猪、商品猪和猪苗的价格信息,及时进行调整,以保证栏舍的正常使用。
    要及时了解原料市场行情,适时进货。原料市场的价格特别是玉米、豆粕等大众原料的价格,直接影响到猪场的生产成本的高低,因此,应该重视它的变化。根据以往的规律,一般来说,养猪行业处于低谷的时候,也是饲料原料升价比较明显的时期(猪只的存栏量增大,饲料原料需求量增加) ,并且,多数是提前付款或货到马上付款,没有赊欠货款的余地,这个时候,要及时了解原料市场的价格,并根据自己的能力适当备货,以减少饲料成本的开支。

 

五大误区不可陷入
    猪价低迷时,猪场采取降本措施本无可非议,但是根据经验,一些养猪场户容易陷入误区,吴同山建议,一家致力长远发展的猪场应该在调整管理措施中对以五个方面要特别注意。
    一是过度节约饲料成本。由于饲料成本占整个养猪成本的 60% ~70% ,大家在市场低迷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降低饲料成本,有些猪场改用差料,甚至大幅度降低饲料中豆粕等的用量,容易导致猪只不能正常出栏,有的还会不断发病,影响了猪场的正常生产。饲料成本可以节约,但应该主要在控制浪费方面下大工夫,饲料配方也可以调整,但要以不影响猪只的正常生产生长为前提,可以饲喂部分青绿多汁饲料。另外,市场低迷时对那些需要淘汰、销售的猪只要及时出栏,通过减少存栏量来降低成本,效果会更明显。
    二是过度节约疫苗、药品。由于猪价低,猪场在保本甚至亏本经营时,大家在药物使用方面比较节约,员工用多一点时老板就会发脾气,使得员工也不敢用药 ; 以往正常注射的疫苗,也会减少甚至不用。每个猪场已有的免疫程序和用药规程,是经过生产检验了的,是符合生产实际并且有效果的, 不能因为费用问题而随意停用, 否则,猪只只会变得更加难养,甚至还会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三是过度节约人员工资。降低员工的工资,是大部分个体猪场在市场行情不好时经常使用的方法,但效果不会太明显,因为工资毕竟调整的幅度有限,太低会导致员工辞职。最好使用优抚的方法,在不降低工资的前提下,让员工了解老板的难处,这样一来可以使员工、老板捆在一条绳上,让猪场更顺利地度过难关。
    四是放松猪场管理。由于没什么利润,一些老板开始疏于管理,有的就把主要精力放在其他产业上,放松了对猪场的管理,使得猪场生产经营出现一定的问题。越是市场行情差的时候,越应该加强生产、饲养等管理,这样才能将损失或亏损降低到最小的程度,这种情况下,不亏本就等于盈利。
    五是出售病死猪。由于各方面都放松了要求,猪只的发病率、死亡率等可能上升,以前效益好的时候,死一头死猪可能大家比较不在乎,但现在不同,能多卖一分是一分,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一些养猪场户不顾良心的谴责而开始出售病死猪。

上一篇: 王楚端:猪价三个月内或可回升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