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拔毒散(又称黄花稔)治疗猪腹泻效果分析

拔毒散(又称黄花稔)治疗猪腹泻效果分析

解明华 彭海生 鲁富有 李兴元 陈俊秀
云南省宁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宁洱普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猪腹泻是养猪业中冬春寒冷季节的常发病和常见病, 夏秋季节一般不多见, 具有周期性, 往往是细菌和病毒的混合感染。病毒性腹泻常呈水样喷射状, 细菌性腹泻症状稍轻缓 一般情况下死亡率不高, 主要造成猪体重下降, 采用抗菌药、 抗病毒药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故不足以引起养猪业主的重视。2013 年一季度, 宁洱县多数规模养猪场和散养户发生以腹泻、脱水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性腹泻,造成大量发病猪死亡。猪群一旦感染, 发病率可达 100%, 20 日龄以下的吮乳仔猪死亡率达 50%~100%, 断奶仔猪死亡率达 30%~70%。用传统治疗腹泻的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差,治愈率仅 10.8%。笔者用草药方剂拔毒散在规模猪场和散养户中治疗腹泻猪 2 359 例,治愈率达 90%以上; 治疗仔猪黄、 白痢 538 头, 治愈率达 93%; 治愈时间比常规西药缩短 1 天; 同时对猪腹泻、 黄 (白)痢有很好的预防作用。该方剂对猪的非传染性腹泻、 细菌性、 病毒性腹泻均有效, 所用方药在南方城市郊区和乡村的荒山野地均有生长, 采集方便,经济实用。


1临床症状
病初仅见猪食欲下降,采食量明显减少, 呕吐, 1-2 头猪发生腹泻后迅速传染扩散, 24 小时内不分年龄大小全群猪腹泻, 以喷射状水泻为主,排粪失禁, 猪舍地板、 墙壁、 猪群身上被腹泻粪污染, 味腥臭。 随着腹泻发展, 猪群食欲废绝, 伴有脱水, 猪群扎堆。有的临产母猪发病后, 刚出生的仔猪也发生腹泻。


2病理变化
剖检 20 日龄病危猪 8 例,主要表现个体瘦小,重度脱水、 消瘦、 皮毛脏乱, 体表被覆稀粪 (8/8) ;心室、 心房手感柔软, 无心冠脂肪或蜡黄色, 心脏内、 外膜有少量出血点或出血斑 (8/8) ; 肺轻度肿胀, 有少量出血点和实变 (6/8) ; 脾脏萎缩; 肾脏萎缩变硬 (8/8) ; 整个肠管壁变薄, 内充满多量气体,肠内容物为黄色稀粪 (8/8) ; 胃内容物为少量乳黄色凝乳小块 (8/8) 。


3治疗
3.1常规西药治疗猪腹泻效果
按照下列两个药物组合进行治疗试验。28 日龄组选用庆大霉素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组; 38日龄组选用痢菌净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组, 庆大霉素 3 mg/kg, 痢菌净 10 mg/kg, 利巴韦林 8 mg/kg,肌注各用药 2 次/天, 分别连用 3 天。结果表明, 常规西药对本次流行的猪腹泻无防治作用,平均治愈率仅 18.2%, 死亡率达 81.8%, 见表 1。


3.2拔毒散治疗猪腹泻、 仔猪黄 (白) 痢效果
3.2.1拔毒散方剂组成及使用方法
拔毒散方剂由3 味草药组成, 分别为拔毒散 (根、 叶) 、 水林果(全株) 、 滇橄榄 (果、 皮) , 红糖为引。如果腹泻时间较长, 有肠黏膜脱落者加 5 颗胡椒为引。 将 3 味草药切短, 鲜用或晒干备用。3 味药物等量 (用量以成猪计 ) , 20 g/头 (鲜品 ) , 用冷水浸泡, 煎熬 30 分钟, 加红糖或胡椒为引, 取药液候温。对能采食者通过饮水或拌料投药, 投药前断水、 断料 2-3 小时, 饮水投药通过饮水器自由饮用, 拌料投药 3 次/天, 连用 3 天。 对 30 日龄以下吮乳仔猪, 通过母体给药, 仔猪吸吮母猪乳汁发挥治疗作用, 也可从饮水器中饮水给药。对于不能采食者, 灌服给药。
3.2.2拔毒散治疗猪腹泻和仔猪黄(白)痢试验

设 6 个组, 分别为 1 组 (30 日龄以下吮乳猪) 、 2 组(30-45 日龄仔猪) 、 3 组(45 日龄以上保育猪) 、 4组(育肥猪、母猪) 、 5 组(20 日龄以下黄痢发病猪) 、 6 组 (30 日龄以下白痢发病猪) 。用同法在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中治疗腹泻猪 2 359 头, 黄、 白痢发病猪 538 头。 治疗效果见表 2。

表 2 表明, 拔毒散对猪腹泻、 仔猪黄 (白 ) 痢预防和治疗效果显著。


4疗效分析
投药12小时后猪腹泻次数明显减少, 精神及采食量逐渐恢复,第 2-3 天粪成形,耐过第 2 天后基本无死亡。 疗效与猪年龄大小呈正相关。 母猪临产前和产后通过饮水投药 3 天,能有效预防腹泻和仔猪黄 (白) 痢的发生。中草药方剂治愈时间比西药缩短 1 天。


5小结
5.1拔毒散 (又称黄花稔)性凉,
味微辛, 具有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 收敛生肌的作用, 用于痢疾、 肠炎、 乳腺炎。水林果 (又称枪子果、 酸果藤、 烂地酸杆、 炮筒果、 炮长果)性凉, 味酸, 具有清热祛湿、收敛止泻、 止血消炎的作用, 用于急性胃肠炎、 红白痢疾、 腹泻。滇橄榄 (余甘子、 滇橄榄、 橄榄、 油甘子、 望果)果实性凉, 味苦、 甘、 酸、 涩, 树皮性寒, 味甘、 酸、 涩, 果实和树皮均含鞣质, 具有清热败毒、 消炎止痛、 收敛止泻的作用; 对胃肠黏膜有抗溃疡的保护作用; 有抗菌、 抗腹泻作用, 对葡萄球菌、 伤寒杆菌、 副伤寒杆菌、 大肠杆菌及痢疾杆菌均有杀灭和抑制作用,用于肠炎痢疾、消化不良、 腹胀; 有免疫增强调节作用, 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提高抗病能力和解毒作用。 红糖性温, 味甘,入脾, 其功效益气补血、 健脾暖胃、 缓中止痛、 活血化瘀、 暖肝祛寒、 利尿等。胡椒味辛, 性温热, 入胃、 大肠经, 有温中散寒、 理气止痛的作用, 对久泻所致的肚腹冷痛、 肠鸣腹泻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同时有防腐、 抑菌作用。 红糖为引满足猪喜食甜味的生物学特性,与胡椒共同发挥引经作用,增强疗效, 有解毒、 护胃、 矫味的作用。方中拔毒散为主药; 水林果、 橄榄皮为辅药; 红糖、 胡椒为引, 方剂配伍合理, 诸药合用, 有清热解毒、 扶正固本、 祛寒止泻之功。
5.2猪腹泻常发于冬春季节, 多由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所致。多年来由于滥用抗菌素、 抗病毒药,耐药菌株大量出现,使得抗生素对细菌性腹泻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差,而病毒性腹泻一直无特效治疗药物。 用拔毒散草药方剂治疗, 治愈率达 90%以上, 效果非常显著。
5.3本方剂对猪腹泻和仔猪黄 (白)痢不但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而且有预防效果。对 30 日龄以下仔猪腹泻和仔猪黄、白痢的治愈率比常规西药治疗分别高出 70.8、 75.6 和 77.0 个百分点,对继发感染的预防率比常规西药高出 36.6、 57.2 和 62.3个百分点;对 30-45 日龄仔猪和保育猪腹泻的治愈率比常规西药组高出 73.5 和 74.1 个百分点, 对继发感染的预防率比常规西药高出 59.0 和 64.2个百分点。
5.4本方剂投药后见效快, 用药第 1 天腹泻明显减少,第 2 天粪便基本成形,第 3 天机体迅速恢复。
5.5本方剂对怀孕母猪、 临产母猪、 吮乳仔猪、 保育猪、 育肥猪均可预防和治疗, 安全有效, 无毒副作用。
5.6草药不易产生耐药性, 无药物残留; 采用饮水和拌料投药, 省时省力, 对猪基本无应激作用; 3味草药资源丰富,南方农村常年可采集,取材方便, 鲜用或晒干备用均可, 可广泛推广使用。

上一篇: 公羊生殖保健配种效率及受配母羊产羔实验分析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