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杨劲宇 张文公 欧阳泽林
云南省剑川县畜牧工作站
养羊业是剑川的传统优势产业,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食物结构的变化,剑川养羊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分析养羊业现状,确定发展方向,指导全县养羊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1 发展现状
1. 1 基本情况
2012年末,全县肉羊存栏149 789只。其中,山羊95 674只,绵羊54 115只。肉羊存栏占牲畜存栏总数448 668只的33. 4% 。全县能繁母羊63 601只。其中,山羊38 998只,绵羊24 603只。全县出栏肉羊106 203只。其中,山羊62 890只,绵羊43 313只。出栏肉羊占牲畜出栏总数371 769只的28. 6% ;肉产量1 958. 7t,占肉类总产量的8% ;产值3 606万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8. 7% 。
1. 2 规模养殖
全县共有养羊户13 653户。其中,羊存栏在200只以上的养殖户只有41户,分别为金华8户、沙溪1户、羊岑2户、马登14户、老君山6户、弥沙6户、象图4户,2012年共存栏9 188只,出栏6 418只,全县共成立有养羊专业合作社3家。规模养殖和养羊合作组织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规模养殖效益已逐步凸显。
1. 3 特种养殖
产于剑川老君山一带的乌骨山羊是在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定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繁育而形成的地方珍稀畜种。目前,每只羊售价达2 500~3 000元不等,市场供不应求。
2 发展优势
2. 1 区位优势
剑川是通往“三江并流”的重要通道,是大理州的北大门,县内交通方便,国道214线、剑兰二级公路和大丽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2. 2 市场前景
该地生产的羊肉符合人类无污染、绿色、环保的要求,羊肉蛋白的氨基酸中赖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含量近乎理想蛋白状态,是人类一种高浓度的氨基酸源,市场需求量大,养殖前景好。
2. 3 发展基础
剑川养羊历史悠久,饲养总量大,品种资源丰富,农户具有一定的养殖经验。饲草饲料资源丰富。技术服务有保障。
3 存在的问题
(1)生产方式落后,养殖水平不高。
(2)品种改良滞后,良种覆盖率低。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滞后,良种改良推广面小,良种得不到良养,良种效益不明显;养羊户在引种和母羊选育方面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科技投入,选种选配意识淡薄,极大地影响了养羊业的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
(3)草场利用不平衡,饲料开发滞后。全县草地资源利用不平衡,没有实行计划放牧,离农户较近的草场,严重过牧;离农户较远的草场、长期不用,造成浪费,自然草场退化严重;草山改良与草地建设没有有效开,人工牧草种植面积小;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程度低,加工利用量少,浪费现象严重。
(4)市场建设滞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市场基础设施差,市场功能不完善,缺少有规模、影响大、上档次的交易市场,对畜牧业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缺乏产业化开发龙头企业、畜产品加工企业,畜产品加工转化不够,营销队伍薄弱,产销脱节,生产与流通相互制约。
(5)动物疫病防控日趋严峻,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大。剑川处于3个地州5个县市交汇处,区域内畜禽交易运输频繁,畜禽养殖分散,疫病防控难度大,加之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薄弱,防疫基础设施不完善,疫情防控形势较为严峻。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机构体制机制不健全,执法人员法律基础差,执法水平偏低,设备落后、监管手段单一,监管工作存在着很大的风险。(6)资金投入不足。
4 对策措施
4. 1 加强领导,增加投入
发展畜牧业,领导是关键。要加强领导、统一思想,立足实际做好发展规划,建立起政府统筹安排、畜牧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同实施的工作机制,形成发展合力,制定和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加以引导.
4. 2 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速良种改良步伐
优良品种是发展养羊业的前提和提高养羊效益的先决条件。采取以本地品种为基础,杂交改良为方向。在加强本地品种选育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引进波尔山羊等优良种羊进行杂交改良,制定切实可行的品种改良技术路线,加大劣质种羊阉割淘汰力度,大力推广经济杂交,扩大良种覆盖面,提高个体产肉率、出栏率和商品率,加快全县养羊业良种化步伐。
4. 3 加强基地建设,推进规模化养殖
发展规模化养殖是加快剑川县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有效途径。一是按照产业化建设要求,引导和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改善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鼓励发展规模化经营,逐步由放养向圈养、高床圈养转变,由零星饲养向规模化、专业化饲养转变,由粗放型向经济效益型转变,培育壮大养羊大户;二是加强基地示范建设。建设巩固好全县的19个肉羊养殖示范村,搞好示范,树立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全县养羊业发展。
4. 4 加强饲草饲料资源开发
饲草饲料是发展养羊业的物资基础。一是要以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工作为契机,认真落实草原家庭承包,基本草原保护、草畜平衡及禁牧轮牧制度,构建草原生态保护长效机制;二是要大力推广人工牧草种植,积极推行“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建立优质人工牧草基地;三是要积极推广饲料青贮、秸秆氨化、微贮等制作技术,充分合理利用饲料资源。
4. 5 加强疫病防控,确保产品安全
动物疫病防控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抓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和常规免疫工作,努力提高免疫密度和免疫合格率;建立和完善动物防疫应急机制,加强疫情监测,真正做到“平时有监测、应急有预案、物资有储备、控制有保障”;加强屠宰、市场、运输等环节的检疫工作,监测和防范县外疫情的传入;规范动物诊疗和饲料兽药经营市场,打击私屠滥宰,严禁病死动物及产品流入消费市场,从源头控制动物及产品卫生质量,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4. 6 加强龙头建设,推动产业发展
龙头企业是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它上联市场,下联千家万户,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系统服务的重要功能,是连接养殖户和市场的桥梁。要积极招商引资,引进和支持畜牧龙头企业发展,树立企业品牌,走龙头加基地连农户的路子,增强带动产业发展的能力;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企业和农户双赢,依靠龙头企业开辟市场,从而为农户提供稳定、便利的销售市场。
上一篇: 云南陆良2014年中小规模猪场饲养现状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