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周平 林振营 张华全 罗才庆 王天芳 卢锦秀
福建养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
口蹄疫 (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 ) 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 热性、 接触性传染病[1],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 A 类传染病。FMD 有 7 个血清型, 目前在我国主要流行的是O型和亚洲 1 型, 偶尔发生 A 型和 C 型[2], 制定合理的疫苗免疫程序和定期的抗体监测是防控本病的主要措施。
为了解龙岩地区规模化猪场 O 型口蹄疫的免疫状况和效果, 为科学防制本病提供依据, 笔者于 2013年 2—7 月对采自 5 个规模化猪场的 4 436 份送检血清进行了血清学检测和统计分析, 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疫苗
由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提供的猪口蹄疫 O 型灭活疫苗, 生产批号 130116。
1.2免疫程序
生产种猪群 1 年免疫 4 次, 3 mL/头。 仔猪 45 日龄一免, 1 mL/头; 80 日龄二免, 1.5 mL/头; 120 日龄三免, 2 mL/头。后备种猪配种前再加强免疫 1 次(即四免 ) , 2 mL/头。
1.3待检血清样品
样品采自龙岩地区5个规模化猪场4、5、6、7、8、9、10、12、14周龄猪和后备公猪、 后备母猪及生产母猪各个阶段共 4 436 份血样,其中生产母猪分别采集 1~6 胎猪血样,于免疫前和免疫后 30 d 采集;血样经前腔静脉采集后分离血清,当天检测不完的冷藏待检。
1.4主要试剂
口蹄疫病毒 O 型 (FMDV-O ) 抗体检测试剂盒,购自金诺公司。
1.5仪器与设备
美国 BIO-RAD680 酶标仪、德国 Eppendorf 移液器 (50~300 μL ) 、 一次性微量移液器使用的吸头等。
1.6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
1.7判定标准
S/P 值≤0.6 判为阳性;S/P 值>0.6 判为阴性。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场、 不同日龄段猪 FMD 免疫情况
由图 1、 表 1 可以看出, 生产母猪群的抗体合格率最高 97.2% (1 165/1 198 ) ,其次为后备公猪群95.4% (124/130 ) ,最低为 8 周龄的猪 70.8% (80/113 ) 。不同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但趋势基本相同。6 周龄猪抗体合格率达 75.6% (127/168) , 此时进行 FMD 首免, 抗体还处在较高水平, 免疫后抗体合格率反而下降至 8 周龄的 70.8% (80/113) , 说明首免时间偏早, 应选择在 8 周龄左右为宜。 80 日龄二免后抗体合格率至 14 周龄上升到 89.6%(147/164) ,至后备母猪四免后抗体合格率维持在92.4% (1 851/2 004) , 说明加强免疫后抗体合格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2.2不同场、 不同胎次生产母猪群 FMD 免疫情况
由表 2、图 2 可知,母猪群整体抗体合格率较高, 免疫有改善, 由免疫前的 93.5% (500/535 ) 提高到免疫后的 99.1% (420/424 ) 。不同胎次母猪之间免疫前抗体合格率以 1 胎猪最低, 2 胎猪次之, 3 胎猪以上较高。不同场之间口蹄疫免疫后的抗体合格率最低为 E 场。
3小结与讨论
(1 ) 此次调查的 5 个规模化猪场, 其整体抗体合格率都达到或超过农业部规定的免疫抗体合格率70%。 生产母猪群由于 1 年 4 次免疫, 所以抗体合格率较高; 后备种猪在配种前由于经过了 4 次免疫, 抗体合格率也较高, 这与方先珍等[3]的报道基本一致,说明口蹄疫的抗体合格率与免疫次数间呈正相关。不同周龄仔猪抗体合格率最低点出现在 8 周龄, 应是由母源抗体所致。
(2 ) 口蹄疫感染或免疫后产生抗体的主要中和表位在 VP1 蛋白的 SiteA (141-160 ) , 国际兽医局规定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是病毒中和试验和阻断 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该试剂盒是通过阻断 ELISA方法, 检测 O 型中和抗体, 适合于免疫猪群做抗体监测和免疫效果的评估。
(3 ) 口蹄疫由于其血清型多, 传播途径广, 猪口蹄疫 O 型灭活疫苗免疫抗体值与攻毒保护率 (概率单位 ) 之间不呈正相关关系 (P>0.05 )[4]。所以在口蹄疫多发季节应采取综合防控手段, 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 如疫病流行期的隔离、 封场, 强化消毒, 加强饲养管理, 提高猪群的健康度, 辅以科学的免疫才能有效降低口蹄疫的发生。
上一篇: 两种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对比实验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