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简单地说,生物安全就是一种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包括全部良好饲养方式和管理在内的预防疾病发生的良好生产管理体系。为了防止和杜绝致病的病毒、细菌、真菌及其毒素、寄生虫等侵入畜禽群,扑灭、控制、减少畜禽群内已存在的上述病原、传染源及其传播途径,以保障养殖的畜禽正常、健康地生长、发育、生产,对环境不造成污染,对消费者提供的是安全、优质、无毒、无病害、无激素、无药残的肉、奶、蛋、毛、皮等,所采取的各种有效措施。生物安全措施在肉羊生产中应用,可以防止肉羊疾病的发生与传播,保证肉羊的生产安全性及羊肉的安全性,提高养羊经济效益,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一)环境控制
环境控制包括规模肉羊场地址的选择建设、场内道路布局设计、肉羊场内外环境的控制等。
1.规模肉羊场选址和建设。 场址选择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 500 m 以上,背风向阳、地势较高的地方,同时又要交通便利,水电供应方便,远离各种动物饲养场及畜禽产品加工厂。羊舍建设总的要求是坚固、保暖和通风良好。羊舍地面要高出地面20 cm 以上, 建筑材料应就地取材。肉羊场的结构布局要合理。规模肉羊场一般分成生产区、管理区、生活区、辅助区四大区。生产区是肉羊养殖场的核心部分,其排列方向应面对该地区的长年风向。生产区内各羊栋舍之间距离在 5 m 以上或者有隔离设施,羊舍的面积可根据饲养规模而定,一般每只羊要保证1.5~2.0m2。管理区是办公和接待来往人员的地方,通常由办公室、 接待室、 陈列室和培训教室组成。其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大门口,使对外交流更加方便,也减少对生产区的直接干扰。生活区主要包括职工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辅助区内包括饲料仓库、饲料加工车间、干草库、水电房、兽医诊断室、隔离室、化尸池等,辅助区必须设在生产区、管理区和生活区的下风,以保证整个羊场的安全。饲养员通道两侧用铁筋或木杆隔开,羊吃料和饮水时,从栏杆探出头采食或饮水。羊舍的高度视羊舍的面积而定,如果是封闭羊舍,高度要考虑阳光照射的面积。
2. 场内道路布局设计。为方便饲养管理,舍饲肉羊规模养殖场内生产区内清洁道、污染道分设,两道互不交叉,出入口分开。运输羊只的车辆和饲料车走净道,物品一般只进不出,出粪车和病死羊走污道。场区内道路要硬化,道路两旁设排水沟,沟底硬化,不积水,有一定坡度,排水方向从清洁区向污染区。
3. 肉羊场内外环境的控制。养殖场内不允许饲养其他无关动物(如狗、猫等) 。房舍建筑应该具有相对的密闭性,防止飞鸟、野兽和老鼠进入羊舍传播疾病。羊舍具备有效的控温和通风设施,舍内饲养密度、湿度适宜。应确保提供不同年龄羊所需的温度、湿度、通风、采光、气候环境条件,以免产生应激。
房舍地面和基础最好采用混凝土结构,防止啮齿动物打洞,也利于清洗和消毒。房舍周围 15 m 范围内的地面都要进行平整和清理,以便能迅速方便地铲割杂草,以减少一些传播疾病的昆虫、鼠类等的孳生, 定期杀灭舍内外的昆虫、 老鼠等,尽可能减少和杀灭畜禽舍周围病原及疾病传播媒介。
(二)人员的控制
在肉羊养殖场,人员进出是频繁的,造成病原传入概率很大,一种是机械性带入,另一种是生物性的传播。当人员接触了患病畜禽或被病畜禽污染的设施之后再进入肉羊场,就会发生机械性传播。对于既感染人又感染畜禽的病原,则可能通过人员造成生物性传播。感染了这种病原的人员接触肉羊之后,就可能将病原传播给健康羊。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人员是畜禽疾病传播中最危险、最常见、也最难以防范的传播媒介。控制肉羊养殖场人员的活动对于防止疾病的传入和蔓延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必须靠严格的制度进行有效控制。要制订严格的生物安全防疫规章制度,对所有生产工作人员进行生物安全制度培训。
1.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应洗手、穿工作服和胶靴,戴工作帽,或淋浴后更换衣鞋,进入或离开每一栋羊舍时要养成清洗双手、踏消毒池,换消毒鞋靴的习惯。尽可能减少不同功能区内工作人员交叉现象。
2.主管技术人员一般不准对外诊疗与本场相同的动物及其他动物的疾病。如确须进行诊疗,应做好消毒防疫工作。主管技术人员在不同单元区之间来往应遵循 :从清洁区至污染区、从日龄小的畜群到日龄大的畜群、从健康群到发病群的顺序。
3.饲养员应远离外界畜禽病原污染源,最好不要进屠宰场和畜禽交易市场。家中禁止饲养与养殖场相同的动物(最好不要饲养动物) 。
4.杜绝饲养人员随意互相串舍的习惯,尽可能谢绝外来人员进人肉羊养殖场参观,经批准允许进入参观的人员必须走人员专用通道,在人员专用通道设立消毒室,所有进入人员必须在此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 10 ~ 15 m i n 后才能进入。如果要进入生产区,还必须淋浴、换衣裤才能进入。如果无法淋浴的,须换上清洁消毒好的工作衣帽。要对来场参观人员的姓名及来历等内容进行登记,保留一定时间。
5.生产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防止人畜共患疾病。生产区人员全部定岗定员,不得随意串岗,休假结束返回后必须在生活区集体宿舍隔离一天方可进入生产区。
(三)饲料、饮水的控制
肉羊养殖场必须保证肉羊饮水和饲料的清洁卫生,对饮水和饲料应定期进行细菌、霉菌和有害物质的检测。肉羊养殖场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要符合有关规定并建立记录,接受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的定期检查和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饲料药物添加剂残留的抽样检验,肉羊养殖场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兽药和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休药期的规定。饲料卫生指标应达到《饲料卫生标准(G B 13078-2001) 》的要求。根据肉羊生长发育各阶段的营养需要量,及时从正规厂家购买全价配合饲料。饲料必须在保质期内,保管方法正确,无霉变。
饮用水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5027—2001)》标准的要求,定期检测水质。如果必要,在水中加入 2 m g/L 的氯或应用其他合适的消毒剂,作饮水的消毒。
(四)垫料及废弃物、污物控制垫料、粪尿、污水、动物尸体,都应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应建立生化处理设施,对垫料、粪尿、污水,应进行生化处理和降解,动物尸体应深埋或化制。
总之,构建养殖场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是一个涉及面广、贯穿养殖全过程的系统工程,切忌形式主义。各养殖场应根据本场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尽可能地为肉羊的生长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减少不良的环境应激因素,减少病原体对畜禽的侵袭机会。需要指出的是,生物安全体系的效果只有在认真落实、常抓不懈的前提下,才会显现出来。同时,不能只重视生物安全措施而忽略其他措施。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