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猪养殖过程中如何正确使用中兽药

猪养殖过程中如何正确使用中兽药

一、猪健康生产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1. 疾病仍然是影响养殖效益的最主要因素。疾病复杂且控制越来越难(病原微生物的变异、耐药株) 。
2. 国家政策方面 : 食品安全日益突出,环保问题的日益突出。抗病毒化药的禁用、抗菌药的限用和处方药的执行。
3. 预防和控制疾病仍然找不到令人满意的方法和思路。
4. 兽医人员和兽药企业还处于见病治病的传统思维意识中。蓝耳病、圆环病毒等。


二、目前中国猪病的流行特点
1. 新的疫病不断增长,病原变异迅速,毒力增强。上世纪 80 年代以前, 我国常见猪病有猪瘟、 气喘病、仔猪大肠杆菌病、仔猪副伤寒、伪狂犬病、传染性萎缩性鼻炎、链球菌病、 布鲁氏菌病、 流行性乙脑炎等。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现的新病达17种(传染病15种、寄生虫病2种),常见的有猪细小病毒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痢疾和猪衣原体病等。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又新发现传染病10种,包括猪传染性接触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2型、附红细胞体病和增生性肠炎、猪H1N1流感等。此外,圆环病毒PCV2b的毒力明显强于PCV2a;PMD的O型缅甸毒株流行,传统毒株疫苗对此无保护力。
2.多种病原混合感染普遍存在,各类综合症更加严重。细菌之间 : 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毒之间:猪瘟—伪狂犬—蓝耳病—圆环病毒;细菌与病毒之间:蓝耳病+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 链球菌;各种综合征频发 : 腹泻综合症、呼吸道综合征、繁殖障碍综合征等; 高热病(猪瘟+蓝耳+副猪嗜血杆菌+伪狂犬+
附红体+支原体+流感+链球菌) 。
3. 呼吸道病日益突出。 猪呼吸道疾病是养猪场疫病防治中最突出和棘手的问题,发病率在30%~80% ,死亡率 5%~30% ,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在猪的各个日龄段,母猪、哺乳仔猪、育肥猪都存在呼吸道疾病的危害。病猪临床表现明显,常见病猪体温升高,食欲下降或废绝、咳嗽、呼吸次数增加,甚至喘气、呼吸困难,重者呈犬坐姿势, 生长发育受阻, 逐渐消瘦,死亡率增高。
4.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仍在流行。久配不孕、产乳缺乏、产仔体弱等问题。
5. 免疫抑制病威胁加剧。免疫抑制性疾病 :伪狂犬 / 蓝耳病 / 圆环病毒病 / 流感 / 霉菌毒素等。霉菌毒素污染 :玉米赤霉烯酮、单端孢霉烯、 镰刀菌醇、 黄曲霉素毒素等。影响猪瘟、伪狂犬等疫苗的抗体水平,继发感染多种系统疾病。
6. 细菌性疫病不容忽视,感染率居高不下。各阶段猪群长期携带致病菌,各菌群血清型差异较大。例如,副猪嗜血杆菌有 15 种血清型,各地区流行血清致病力差异大,我国流行的副猪嗜血杆菌主要为血清 4型、5 型和 13 型。
7. 细菌、病毒、原虫耐药性日益严重。过分依赖化学药物保健和治疗,使一些常在菌种无药可治 ;盲目追求新药特药上述现象在个别大型猪场更为常见,成为大型猪场的慢性病。


三、如何实现猪健康安全快速生长
通过营养素的额外添加与补充从而使动物机体达到防病、抗病和健康生长的目的,机理是营养素进入机体后能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并促进动物机体健康生长。营养素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
(1)传统中医思维指导下的大部分中药。
(2)本身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或抗应激的药物。
(3)改善或提高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性的药物。
(4)高档维生素和功能性氨基酸。
(5)微生态制剂。


四、传统中药防治疾病的机制
    中兽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所致。中药防治疾病的原则是扶正和祛邪。
1. 中药的扶正作用。扶正即扶助“正气” ,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 “正气” :是指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及其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和对致病因素的抵抗力。中医称“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为“阳气”是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来源,维持全身体温的主要热量来源, “阳气”壮,则抗病能力自然就强。
机体的“阳气”在于“邪气”斗争的过程中,会迸发出巨大的能量来与“病邪”抗争。感染性疾病发病过程中,动物表现出的“发烧”便是“阳气”与“邪气”斗争的具体表现。所以, 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不能上来就用单纯的“退烧药”来退烧,这样会给“病邪”得以喘息的机会,随后会再次“烧起来” ,埋下病根难除的隐患。正确的做法是在“祛邪”的基础上, 进一步扶助“阳气” , 当 “病邪” 被彻底清除后,“高烧”会自退, 病邪痊愈。—甘温除大热,高热病、母猪低烧症。健康的动物是不需要刻意补益“阳气”的,“阳气”太过会“化为火” ,目前养殖环境的恶劣,生产指标的人为提升——烦老伤阳,化学药物的滥用,饲料霉菌毒素,免疫抑制疾病的普遍存在,大大损失了动物的阳气,使其处于阳气不足的“亚健康”状态。
养猪生产中损阳的原因 :
(1)外感寒邪。仔猪的外感病十之七八是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会伤及脾胃,表现形寒肢冷,呕吐腹泻。
(2)养殖环境造成机体内寒。现代全标准化猪舍没有阳光射入,长期生活在封闭环境中——缺少阳气的补充。缺乏运动,饲养环境阴湿、阴冷、空气恶劣、密度过高。
(3)毒素损害机体阳气。霉菌毒素、重金属、抗生素、苦寒攻伐中药。
(4)先天性元阳不足。外来品种抵抗力偏弱。如何增加机体的阳气呢?应用中药调节各个脏腑组织器官,使其达到整体平衡,此时机体的阳气最旺。许多中药具有 “补阳气” 的作用,附子、 干姜、 肉桂、 桂枝、 人参、 党参、黄芪、蜂胶等。
2. 中药的祛邪作用。具体做法是在扶正的同时,可根据临床辨证的不同,应用中药从不同途径进行祛邪。包括 :解表法——使邪从体表发出 ;宣肺法——使邪从肺气散出 ;泻下法——使邪从大便排出 ;通淋法——使邪从小便渗出 ;凉血法——使邪从营血透出 ; 攻毒法——使邪被就地失活。

上一篇: 托起养猪人的一片蓝天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