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当前水禽疫病防控的主要难点

当前水禽疫病防控的主要难点

    针对水禽疫病存在的难点问题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徐成刚副教授进行了分析。

1. 从生理角度讲水禽保护机制不健全,养殖模式粗犷,保护机制存在缺陷,淋巴系统发育不完善,多次免疫才能得到效果。


2. 不同养殖模式并存,不同养殖模式下饲养均存在疾病控制风险。
(1)水养模式(南方偏多)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水体质量难以控制,免疫和投放药物难以操作,难以真正全面、细致地执行各项生物安全防控措施,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难以落实到位。 (2)旱养——地面(网上)舍养(北方偏多) ,密度能否控制到合理范围,养殖场内密度,舍内密度不合理,受外界环境影响也比较大,水禽尽管耐寒性较强但是寒冷天气下其疾病发生风险仍高,还有通风、保暖直接矛盾。


3. 疫病种类繁多,流行情况复杂且污染范围广,缺乏大的生物安全环境,难以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与其他家禽(尤其是鸡)在同一区域内混养,容易受到其他家禽疾病的影响,养殖水平参差不齐的养殖场(户)并存, 养殖环境差,技术水平低的养殖场(户)发病几率高,养殖大环境受病原污染严重,技术水平较高的养殖场受周边环境影响严重。
    禽流感等烈性传染病仍然严重威胁着水禽养殖,病原的变异存在临床症状非典型化,致病力改变,宿主范围改变,耐药性改变,疫苗的免疫变化效果和药物预防效果不佳,甚至完全失效的现象。还有就是大家要正确对待病原体的变异(不能忽视,也不夸大) 。
    种禽未严格贯彻饲养标准,疾病净化执行不到位。活禽的贩运、交易、屠宰及病死禽处理等过程存在疫病传播的风险,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养殖业准入门槛低,缺少科学的养殖准入制度和标准造成了风险, 另外, 尚未建立“群防群治”的禽病防控体系,短时间内养殖大环境内难以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都是风险所在。


4. 水禽疫病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疾病的病原、发病机理和防控办法等认识仍不足,新发疾病不断出现,部分疾病难以确诊。


5. 部分临床诊断水平不高,缺乏必要的实验室辅助诊断。临床诊断受到的干扰因素较多,诊断方法不科学,诊断试剂缺少或不标准,诊断的不正确直接影响了疫病的防控效果,造成采用错误的处理方案,延误最佳处理时机,导致疫情的蔓延。


6. 缺乏优质甚至合法的兽药和疫苗。部分疫病缺少防控产品或合法、合格的产品,部分现有产品防控效果评价不一,生物制品中携带外来性病原污染的现象不容忽视,疾病发生、发现、确诊、产品开发、市场推广周期长,新发疾病或病原变异后难以短期内有防控产品。


7. 饲养管理意识差、水平相对较低。对疫病主动预防的观念不强,防疫措施也不到位。

上一篇: 猪周期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