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自2013年3月,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 3 例“人感染 H 7N 9 禽流感”病例之后,全国各地相继出现百余例病例。一时间,人们谈“禽”色变,致使家禽业损失严重,一些企业和养殖户生产难以为继,甚至倒闭。因此, “H 7N 9”也成了今年“两会”上代表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关于“人感染 H 7N 9 禽流感”的命名问题代表们热议。在人大代表刘�看来,该病定义并命名为“人感染 H 7N 9 禽流感” ,致使消费恐慌,这是家禽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而这实际上是不科学、 不合理的。据悉, 国家流感参考实验室的检测表明, 此次“人感染 H 7N 9 病毒”为偶发、散发型,并未发生人禽间的有效传播。到目前为止,没有足够证据证明病毒是通过家禽直接传播给人的,病毒传播途径尚未搞清,养禽场也未检出“H 7N 9 流感病毒” ,家禽从业人员很少感染。他建议将该病改名为“甲型 H 7N 9”流感。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其两会提案中也指出,截至目前,养禽场和大型养禽户中并未检出“H 7N 9 流感病毒” ,也尚未确定传染源就是来自于家禽,因此,仅因为前期命名的不科学,而让整个行业以及从业者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社会歧视,非常的不公平。建议卫生部门须谨慎对待“H 7N 9”等流感病毒命名,希望政府从保护产业发展的角度,将“H 7N 9 禽流感”中的“禽”字去掉。农业部副部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会长高鸿宾更是在“两会”为家禽业喊冤 : “加了一个禽字的结果是什么? 2013 年一年,整个家禽养殖业损失了 1, 000 亿元。 ”他表示,农业部从 2013 年到现在,对大约 163 万只鸡进行了流感病毒检疫,结果呈阳性的只有 88 只,绝大多数都是在农贸市场查出来的, 没有 1 例出现在养鸡场, 更没有查出禽传染养殖人员。但由于禽流感的命名,把鸡和流感病毒直接联系到一起,直接打击了国内的养鸡业。
对此,虽然世界卫生组织回应,在国际专家和一些相关部门达成一致意见之前,依然保留这个病毒目前的官方名字。但是,媒体在报道相关新闻时,使用“H 7N 9”或“H 7N 9 病毒”等简称也未尝不可。
针对国家如何帮助家禽企业和养殖户摆脱目前的困境等问题,代表们也纷纷建言献策。刘永好建议,国家出台针对“H 7N 9”流感的应急救灾方案和机制,当疫情发生时,对受影响严重的畜牧产业链上的企业和农户能迅速从资金、防疫手段、收储计划、舆论导向等各方面进行支援,并引导全社会形成合力,共同抵御、降低“H 7N 9”天灾的风险和不利影响。温岭市农林局农技推广站副站长林燚表示,一是希望政府能适当补偿家禽行业的损失,挽救这个行业 ; 二是希望《畜禽屠宰管理条例》尽快出台。他建议政府部门在《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基础上制订《畜禽屠宰管理条例》 ,把家禽定点屠宰纳入其中,严禁活禽销售和现场屠宰。活禽销售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还容易传播疫病。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院士也建议,应从国家层面,加快家禽定点屠宰的立法进程,推进家禽定点屠宰及集中检疫制度。另外,还需加快出台家禽屠宰、检疫、加工、运输、销售全套标准体系。多数人认为,畜牧业应该采取“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鲜运输、分割销售”的方式。
农业部对此作出回应,在应对疫情方面,政府也将“两手抓” ,一手抓疫情的防控,保障人的健康安全,另一手抓产业发展,保护产业,促进养禽业的稳定发展。加强疫病监测措施,强化技术的指导和技术服务,尽量减少疫情的冲击和影响,要确保禽产品的供给。目前正在和有关部门协商,研究扶持措施,备对种禽场及收购加工禽肉的龙头企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目前一些省份已出台政策帮助这些企业渡过难关。
上一篇: 职场:谁会是你的贵人?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