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2014年我国生猪生产现状分析报告

2014年我国生猪生产现状分析报告

李超 孙秀成 河南省泌阳县畜牧局

1 生猪生产的现状
    畜禽业养殖中生猪业通过不断的发展,已形成良好的培育体系,从过去较长时间一年为周期的养殖方法到现在三个月左右的成熟期,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而生猪的生产性能也由于引进国外各个品种的生猪, 培育了优良的生产基因, 大大提高了生猪的产量供应, 稳定了市场的需求量, 为生猪下一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生猪养殖管理逐步规范。通过国家颁发的农业部畜禽业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工作,国家生猪场档案资料进一步得到了完善,从国外引进的三元杂交技术、科学的饲料喂养及疫病防治的一系列过程得到了广泛的普及运用,例如养殖生猪室内环境温度掌控、 干湿程度、 空气流通、 定期消毒、 饲料的营养搭配等都是养殖需注意的管理细节,完善的细节才能使整个养殖规模得到循序渐进稳定的发展。生猪的养殖虽然目前已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但是生猪养殖技术及运用在大部分城市乡镇得不到普及与发展, 使得生猪的产量及质量都得不到保障, 随着市场的发展及需求的增加,导致了经济的冲击及淘汰。
    资金不足。随着市场生猪养殖管理系统化不断的升级及发展, 生猪养殖费用也在不断增加, 如种猪的选择、 环境的要求、 饲料的搭配、 疾病预防药物等都是扩大生猪养殖的制约因素,从而使乡镇及较偏远的农村地区养殖得不到大规模发展。养殖业对地理位置有一定的要求,如在城市中心、 生活小区、 工商业地区、 学校医院附近等生产生活区建设养殖场都是不合理的,而有的养殖场地通风不畅、干湿温度不适也是地理位置选择需注意的重要问题。
    由于全国各地的养殖人员素质差异,部分养殖人员缺乏科学的管理技术及养殖方法,对于养殖技术的掌握良莠不齐,对专业养殖人员的培养发展更是举步维艰, 使得养殖常见问题, 如生猪疾病、 环保问题、 成本及效益情况等得不到有效快速的解决。生猪的喂养饲料分为很多种类,按营养划分为蛋白质饲料、 能量饲料、 粗饲料、 青绿饲料、 青贮饲料、 矿物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 8 大种类。在众多生猪饲料的选择下,生猪的喂养饲料就需根据生猪的类型及其自身的情况分配不同类型的饲料喂食, 才保证其良好的生长发育。
养殖业的发病情况一直是对养殖业发展的一个重大挑战, 生猪养殖常见疾病一般有口蹄疫、 猪瘟、仔猪贫血病、 胃肠道疾病、 呼吸病、 猪肺疫、 猪弓形虫、 附红细胞体病等, 而仔猪由于自身抵抗力较弱,更容易被疾病感染,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传染性疾病大面积扩散, 影响仔猪的存活数量, 要通过科学的免疫预防技术抑制生猪的常见发病病因。


2 发展建议
    只有正确的科学思想才是生猪养殖发展的基本思路, 同时引进先进的技术及专业技术管理人员, 通过科学的技术方法和管理条例, 才能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生猪的产量及质量,生猪养殖场的动物卫生合格证、 消毒证、 免疫证都需办理齐全, 才能有效的保障生产和适应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了解国家政策积极寻找解决资金投入的方法。养殖场户可通过国家相关的政策提供银行贷款和担保, 解决资金不足的情况, 也可通过项目申报, 向国家提出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各类项目的中央投资补助标准为: 分年出栏 500~999头、1000~1999头、2000~2999 头和3000 头,以不同档次予以差别补助, 养殖人员需根据相应的地区查实相应的资助金额。而在养殖中所需饲料的资源, 也可充分利用农作物废弃资源如玉米、 水稻、 红薯等控制饲料的成本。
    有效预防生猪疾病降低生猪死亡率。生猪的防疫工作及设施要具备完善的条件,做好生猪养殖场地的位置选址、 消毒措施、 温度调整、 消毒频率等相应的一系列工作, 同时要做好周围环保问题, 良好的环境才能更有利于生猪的健康发展。哺喂足够的初乳, 及早补料, 做好断奶工作等措施, 可有效预防仔猪的病毒性腹泻, 从根源上有效保障仔猪存活率。建立科学的养殖技术及管理模式是生猪养殖业发展的基础, 虽然生猪的生产现状还有很多问题, 但只要掌握好技术与方法, 措施得力, 就可推进生猪的生产发展, 加快生猪的生产形势, 从而与市场的经济利益构成互惠互利的发展模式。

上一篇: 我国生猪产业链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