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王祥 黑龙江省孙吴县畜牧兽医局
近几年,一直推行饮水给药与气雾给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禽呼吸道疾病的治疗, 收效较好。
1 优势
气雾给药可使药物吸收快,可瞬间到达作用部位, 吸收率高, 药效迅速。在气雾给药中, 药物直接到达肺和气囊等病变部位而发挥作用,可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不良刺激,还可避免肝胃肠道对药物的代谢降解作用。另外由于肺泡面积大, 而且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故可使药物迅速被吸收, 生物利用率较高。气囊是属于家禽类特有的生理结构,目前不管什么样的呼吸道都会继发或并发气囊炎。家禽的气囊一共有 9 个, 分布在胸腹腔, 气囊上面没有血管分布,如果依靠饮水给药再通过血液循环达至气囊部位消炎, 几乎很难实现, 所以气雾给药恰恰应用了这一特殊的生理结构, 导致药物直接达到病灶的优势。对于呼吸系统栓塞情况, 能快速降低死亡率。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气雾给药的药物中有效成分多包含祛痰类药物和支气管扩张剂等,可调节浆液和粘液的分泌, 使痰液变稀, 使之易于咳出, 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从而减轻咳嗽, 缓解症状, 降低死亡。药物和肺直接接触, 可促进肺部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 加强纤毛摆动, 增加粘液纤毛运输系统的清除能力, 防止重复感染。喷雾对于不能采食或饮水的鸡, 可经呼吸使药物迅速到达气管和支气管以及气囊等部位, 有效地抑制或杀死病原菌, 起到治疗作用。
气雾给药能减轻肝肾的负担。据实验室检测和临床事例表明, 气雾给药在肺部的组织浓度很高, 但是在肝脏和肾脏的浓度却比口服低得多。这表明, 气雾给药时对肝脏和肾脏损伤最小,对于疾病后期肝脏和肾脏严重损伤的鸡群,利于生产能力的快速恢复。在喷雾的过程中对鸡舍环境实现了降尘的目的。
2 实施
气雾给药要求选择对动物呼吸道无刺激性, 且能溶解于呼吸道分泌物中的药物, 否则不宜使用。气雾给药的剂量与其他给药的途径不同,一般以每立方米用多少药物来表示。如硫酸新霉素对鸡的气雾用药剂量是每立方米 100 万单位,鸡只吸入时间应该为 1.5 小时, 确定气雾给药量, 应该先计算出鸡舍的体积, 然后再计算出药物的用量。气雾给药中, 颗粒越小, 越容易进入肺泡, 可是却与肺泡表面的粘着力小, 容易随肺脏呼气排出体外。颗粒越大, 则大部分散落在地面和墙壁或停留在呼吸道黏膜表面, 不宜进入肺脏深部, 造成药物吸收不好。临床根据用药目的, 适当调节气雾颗粒的大小。药物气雾颗粒到达鸡的呼吸道次序为鼻孔 - 咽喉 - 气管 - 支气管 - 肺脏 - 细支气管 - 气囊 (骨髓)。一般认为雾滴如果大于 3 微米, 可以到达鸡只的鼻、 咽、 气管以上部位。雾滴如果等于 1 微米,可以到达鸡只深部气管、胸气囊。 雾滴如果小于 0.1 微米, 可以到达鸡只腹气囊。 所以说如果要治疗深部呼吸道或全身感染,气雾颗粒的大小应控制在 0.5~5 微米, 如果要治疗上呼吸道炎症或使药物主要作用于上呼吸道则要加大雾化颗粒。如治疗鸡传染性鼻炎时, 颗粒一般控制在 10~30微米。
3 操作
时间要求:喷雾时间的选择对喷雾的效果也很重要。在治疗呼吸道时, 晚上 6~8 点效果最佳, 在治疗大肠杆菌时, 早晨 4~6 点效果最佳, 喷雾时应关闭灯光减少操作噪音避免惊群。喷雾时, 房舍应密闭,关闭门、 窗和通风口, 减少空气流动, 避免直射阳光。比如选用直径为 50 微米以下的细雾滴气雾时, 喷雾枪口应在鸡头上方约 30 厘米处喷射, 使鸡体周围形成一个良好的雾化区,并且雾滴粒子不立即沉降而在空间悬浮适当时间。如用 100~200 微米粗雾滴对雏鸡进行喷雾免疫时,喷雾枪口可在其鸡头上方约0.8~1 米处喷雾。晚上喷雾时, 关闭灯光, 调低通风,气雾免疫时通风全停。
温度要求:气雾给药时较合适的温度是15~25℃, 温度再低些也可以进行, 但一般不要在环境温度低于 4℃的情况下进行。如果环境温度高于25℃时, 雾滴会迅速蒸发而不能进入鸡的呼吸道。如果要在高于 25℃的环境中进行气雾法给药,则可以先在鸡舍内喷水提高鸡舍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后再进行。在天气炎热的季节, 气雾给药应在早晚较凉爽时进行。
相对湿度: 喷雾时要求相对湿度在 70%以上。 建议气雾给药前 2 小时鸡舍用清水喷雾,目的是降低鸡舍内的灰尘, 增加湿度。
上一篇: 贵州松桃县农村畜禽散养现状分析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