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薛树山 石霖 吴运谱 闫海滨 王宏燕 赵晓彤 顾贵波 谷志大 曹东
辽宁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禽流感与鸡新城疫是严重危害养禽生产的两大主要传染病,每年由其造成的养禽经济损失巨大[1-2]。目前,在我国禽流感与鸡新城疫免疫主要实施计划免疫,除规模场实施程序免疫外,中、小散户主要实施春、秋集中免疫。禽只免疫后,根据我国《动物疫病免疫监测方案》中要求,当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70%时,示为合格,否则,需要补免和免后监测。畜禽免疫抗体合格率(≥70%)作为一种宏观防控政策性评估指标本身无可厚非,但在指导现实免疫实践中却往往被人们误读、误用,滥用该指标来指导免疫,导致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免疫工作走进误区。其主要表现在:①抗体合格率不能充分体现禽群的健康状态和免疫水平;②抗体合格率100%时并不能说明禽群免疫为最佳状态。以禽流感与鸡新城疫为例,如血清样本HI值都在临界点时,虽然抗体合格率都达到100%,但禽群并非在最佳免疫状态。每年疫控部门监测大量的血清学检测数据,但如何将这些数据应用于指导生产实践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受到了抗原进化图谱方法(Antigenic cartography)和非度量多维尺度(Ordinal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方法[4]的启发,笔者根据近年来对全省禽群免疫抗体监测数据,通过对禽流感、鸡新城疫免疫评价指标进行量化研究,研究建立了家禽免疫距离测定技术,用“界差率(Q值)”来评估禽群体的免疫状态,以进一步地指导生产实践,取得了满意效果。
1禽流感与鸡新城疫免疫抗体与禽群健康状态相关性研究
近几年,笔者对全省监测的目标场的禽流感与鸡新城疫免疫抗体水平与禽群健康状态进行了跟踪监测与渊源调查。结果表明,鸡群的抗体水平与其健康状态及生产性能存在着较为密切的相关性,见表1。在所监测的场户中,病原监测阳性场户计43个,其中,H9阳性场9个,新城疫阳性场35个。感染阳性场的禽群主要表现为低死亡率,健康状态异常,临床表现为腹泻、呼吸道与神经症状,产蛋下降10%~60%不等。雏鸡感染时,死淘率约10%~20%。
由表1可知,当禽流感与新城疫免疫抗体水平GMT≥6时,禽群健康状态相对稳定,相对适用于雏鸡。但对于产蛋鸡而言,抗体水平GMT≥8时,禽群健康状态相对稳定和安全,对产蛋影响较小且恢复快。
2禽流感、新城疫免疫距离测定技术的研究
所谓免疫距离,就是在免疫状态下,禽群整体免疫水平距离免疫临界点的差值与临界值的比率,即界差率,用Q表示。
2.1免疫距离测定指标—界差率 (Q) 的建立Q=(W-R)/R×100%W-HI平均值:血清样本HI测定几何平均值(GMT)R-临界值:规定禽病免疫抗体保护临界值(国标规定)Q-界差率: (血清样本HI测定几何平均值-规定禽病免疫抗体保护临界值)/临界值×100%。
2.2健康禽群免疫抗体水平与界差率(Q)之间的换算关系
由于禽流感、新城疫免疫抗体水平与禽群健康状态具有紧密的相关性,因此根据Q=(W-R)/R×100%公式,禽流感、新城疫免疫抗体水平与禽群健康状态及界差率三者关系详见表2。
2.3界差率(Q)与抗体合格率、离散度比较分析为科学评价和比较三者的关系与可靠度,对监测的禽流感等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70%和100%情况下的三“率”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日常监测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如下,详见表3~6。
上一篇: 小反刍动物兽病流行动态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