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工厂化家兔饲料注意事项之:动物营养篇(一)

工厂化家兔饲料注意事项之:动物营养篇(一)

谷子林 陈宝江 刘亚娟 陈赛娟 黄玉亭 赵超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河北省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面对人口逐年增多, 土地面积日益减少, 农产品供求日趋紧张的局面, 国务院2006年发布的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 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工厂化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此后, 在国家的大力引导和政策扶持下, 工厂化种植业、工厂化渔业、 工厂化畜禽养殖业如雨后春笋, 快速发展。我国的工厂化养兔起步很晚, 严格地讲, 2006年青岛康大集团从法国引进肉兔配套系以及配套技术开始起步, 短短的几年时间, 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具体情况, 不断探索和创新, 取得可喜进展。但是, 对工厂化养兔的一些理念、 理论和技术等多个层面还很不成熟, 一些人存有模糊认识, 尤其是在工厂化养兔条件下的营养代谢和饲料供应方面, 出现一些问题, 无论是从理论上, 还是从实践上, 很有必要开展深入研究。


1工厂化养兔及其特点和条件
1.1概念
    工厂化养兔是工厂化农业的一个分支或组成部分。所谓工厂化农业, 即应用适用农业高新技术,按工业化方式管理,在人工创造并控制的环境(场所)下实现农产品连续、 高效生产的一种新兴农业形态,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变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周淑景, 2008) 。
    工厂化养兔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这种养殖方式集机械化、 电气化、 自动化和生物工程技术为一体, 通过人工调控养殖环境各项理化因子, 对适宜的高效家兔品种开展高频率繁殖和高强度育肥, 实现高产高效的一种集约化养殖方式。但是, 目前国内很多人将工厂化养兔与规模化养兔混淆, 其实二者不是一个概念, 但又有一定的联系。凡是工厂化养兔必定具有相当的规模, 但是, 大规模养兔仅仅体现饲养的数量, 而没有体现养殖方式、 技术含量和物质设备投入, 也不能体现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
1.2工厂化养兔的特点
    工厂化养兔与传统养兔有很大的不同, 主要体现在:高投入: 包括设备、 资金和智力的投入;短周期: 与传统生产的周期更短。比如: 肉兔育肥, 传统方法一般在90~120日龄出栏, 而工厂化育肥多为70日龄出栏; 繁殖频率: 传统养兔一般2个月一胎, 受到环境气候的影响很大。而工厂化养兔多采取42 d繁殖模式, 周期性循环生产;流水作业: 恰似工厂生产机械或设备一样, 通过工业设计, 使家兔生产纳入流水生产线, 原料从一侧投入, 产品从一侧产出, 生产环节密切结合, 天衣无缝;环保生态: 生产条件环保, 产出产品生态, 对环境无污染;自动化程度高: 大力解放生产力, 以机械化或自动化替代繁重的劳动力投入, 因此, 其是对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的革命;高效率产出: 种兔高密度繁殖, 商品兔高强度育肥, 高效率饲料转化。
1.3工厂化养兔的条件
1.3.1品种的优良化
    目前实现工厂化养殖的家兔经济类型主要是肉兔, 以高产配套系为主。配套系是实现工厂化养兔最佳类型。工厂化生产所投入的品种是经过特殊培育的, 其耐频密繁殖、 高产仔率、 高泌乳力、 高体力恢复力; 育肥兔高生产率、 高饲料转化率。没有优良的兔种, 难有工厂化养兔的基础。
1.3.2设备的现代化
    规模化养兔绝不可使用传统的设备和落后的设施。它是用现代工业手段装备兔业, 先进精良的现代设备武装兔业, 既要充分考虑兔子的福利要求, 还要考虑管理操作的方便和效率。因此, 规模养兔决不是打人海战争, 而是以较小的人力投入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率。
1.3.3饲料的安全高效化
    发达国家育肥家兔完全采取自由采食, 饲料自动化控制。而我国绝大多数兔场不能采取这项技术, 其主要原因在于饲料质量。规模化养殖必须强行跨越饲料关: 安全、 高效, 二者缺一不可。否则, 规模化养兔将是一句空话。
1.3.4员工高素质化
    尽管工厂化养兔使生产过程简单化, 傻瓜化, 但是, 其对饲养工人的要求并非因此而降低水平。他要求操作人员的高智商的基础上进行高度专业培训, 以适应这种生产方式。
1.3.5管理的科学化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 管理也是一生产力, 并且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劳动者、 劳动对象、 劳动工具, 包括科学技术等生产力诸要素, 在没有有机结合之时, 仅仅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 只有通过管理把诸生产力要素合理地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才可能形成现实生产力。作为现代化规模化养兔企业, 更需要重视管理的科学化。包括对兔子的管理。对人的管理和企业的整体运营管理。即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 把科学技术和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管理使生产力要素转为现实生产力, 并由此使管理本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总之, 工厂化养兔需要规格的品种、 规格的饲料营养、 规范的饲养管理和环境控制; 同期发情、 同期配种 (人工授精) 、 同期产仔、 同期断奶、 同期育肥和同期出栏; 全进全出制。兔舍有清空期-彻底消毒, 以便循环利用。
    以上的几个规格和规范是基础, 六同期是关键,全进全出是难点。这些对于工厂化养兔来说缺一不可。


2工厂化养兔的营养需要
    工厂化养兔与传统生产有显著的不同: 高产品种、 高频率繁殖、 高强度育肥, 而保证以上三高的实现, 高效的营养供给是基础。离开了饲料营养, 其他均不可能实现。
目前我国没有统一的肉兔饲养标准, 但有地方标准(如: 2011年山东省地方标准颁布)[2]。因此, 肉兔生产企业多参考此地方标准执行(见表1)。实践表明, 我国现有的地方肉兔饲养标准, 对于一般的肉兔生产是可以的, 但对于高产肉兔配套系,尚不能达到理想要求, 在一些兔场会影响生产性能,出现一些营养代谢性疾病。
    那么, 工厂化养兔需要提供多少营养?应该借鉴什么样的饲养标准?笔者认为, 法国Lebas(2008) 推荐的家兔饲养营养值值得借鉴(见表2)。

上一篇: 梧州举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培训班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