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天种种猪各品系特点
武汉天种育种目标根据市场需要和公司的使命“打造一流品牌,传播科学养猪理念”,提出在不失去膘薄快长的情况下,培育适应性强、繁殖性能好、受孕率高、肉质佳的天种种猪。同时为保障商品猪客户利益最大化,在传统杜长大模式的基础上,将大白品种分为“父系大白”和“母系大白”两个品系,提出“三品四系”配套选育,既使专门化品系育成目标更为明确(见表1),易于生产实施,又可以充分利用专门化品系间的杂交优势。
表1:武汉天种品系主选性状与选育目标
武汉天种畜牧公司一直致力于外来瘦肉型种猪改良路线,公司育种群体主要来源于:1970-1996年先后从前苏联、美国引进92头杜洛克种猪,从丹麦引进41头长白公猪,从英国引进62头大白种猪,从台湾引进61头杜洛克种猪
历经43年的种猪选育,天种公司坚持同期测定,择优入群,种猪选育上,97年后从未进行规模化引种,仅适量导入部分优秀公猪(或精液)进行改良再提高,逐步形成了四个天种特色的高适应性专门化品系,分别为:天种杜洛克(TZⅠ)、天种长白(TZⅡ)、天种父系大白(TZⅢ)、天种母系大白(TZⅣ),各品系育成进程标及现在性能指标如下:
天种杜洛克(TZⅠ)是天种公司的尖刀产品,连续13届国家种猪测定中心评定为综合指数和外型评分第一名,是国内杜洛克规模最大、质量最优的群体。其育成历史是以经过多年风土驯化的杜洛克为遗传基础,83年引进美系血统进行改良,通过市场对商品终端瘦肉率需求的基础上,适量导入台系血统,并与高校实验室开展高产无应激杜洛克新品系的选育,通过几十年不断选育提高,品系已经横交固定并且遗传稳定,逐步形成了天种杜洛克膘薄快长适应性强等特点。其中现在性能指标如下:平均校正100kg体重日龄152天,平均校正背膘厚9.0mm,30-100kg料肉比小于2.1,肌内脂肪含量不低于2.5% ,瘦肉率为65%,屠宰率为75-80%之间,滴水损失为5-6%之间,氟烷基因频率小于0.5%。
天种长白(TZⅡ)是在老丹系长白的基础上逐步改良形成,主要以父系指数为选育指标,整体呈子弹头状,头腮清秀,兼顾体长,奶头等性状,重点选育对武汉地区气候的适应性。其中平均校正100kg体重日龄155天,平均校正背膘厚9.2mm,30-100kg料肉比小于2.2,肌内脂肪含量不低于2.5%,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12头,氟烷基因频率小于0.1%,奶头数不低于7对。
天种父系大白(TZⅢ)是在英系大白的基础上,重点选育生长速度,料肉比,体型,抗病性等性状。体型特征:耳大小适中直立、背腰平直,腹部发育良好但不下垂,结构匀称,四肢结实,具有良好的肌肉品质,无PSE和DFD肉出现,瘦肉率较高。其中平均达100kg体重日龄153天,平均校正背膘厚9.3mm,30-100kg料肉比小于2.3,肌内脂肪含量不低于2.7%,滴水损失为6%,奶头数不低于7对,经产母猪产仔数12头。
天种母系大白(TZⅣ)的建立,是在分析天种大白群体数十年的育种数据的基础上,将高产优秀基因血统集中建立基础群,主要是以法系血统为主,群体组建之初基本要求是经产母猪窝均产仔数不低于13头,并逐代通过母系指数进行选育,重点选育产仔数,断奶重,初情期、肉质等性状,其中现在性能指标如下: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13头,平均达100kg体重日龄158天,平均校正背膘厚9.5mm,奶头数不低于7对,肌内脂肪含量2.8%,屠宰率为72-75%,氟烷基因频率为0 ,天种法系大白以饱满的腹线,优秀的年生产力为市场客户认可。
天种长大二元猪,是在天种父系大白和母系大白品系间杂交后,再利用长白公猪进行杂交。相对于普通二元猪,天种二元在育种流程上多利用了一次杂交优势,使天种种猪适应性能力得到累加,更加适合中国的养殖环境,并且生产性能指标也进一步增强。其中平均达100kg体重日龄153天,平均校正背膘厚9.3mm,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13头,氟烷基因频率为0。二元肥猪经屠宰测定,肉色评分3-4分,瘦肉率为64%,屠宰率为75%,肌内脂肪含量不低于2.75%,宰后45分钟ph值6.3-6.7之间,滴水损失比例为5.5%左右。
为了进一步提高天种种猪性能和适应性能力,公司坚持“严格测定、科学评估、强度选留、适度引进、自主创新”的育种方针,并积极与高校实验室开展分子标记检测,针对已被公认的有效分子标记,如抗腹泻分子标记,控制脊椎数分子标记,氟烷分子标记等,在近5年选育目标中,要求各品系抗腹泻有利基因频率在70%以上,长白品系控制脊椎数有效基因频率70%以上,以进一步提高天种种猪适应性能。
上一篇: 陕西正大举办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下一篇: 绿叶135高效保健养猪推广会河北唐山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