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关爱母猪,提高猪场效益

关爱母猪,提高猪场效益

    猪场效益的高低取决于成本控制的好坏,对于规模化猪场来说,提高母猪年断奶仔猪数及降低单位增重的生产成本是猪场成本控制的关键。能繁母猪年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越多,单位产出的成本就越低,生产效益就会提高 ;反之,断奶仔猪每少一头,就会将母猪及公猪的各种饲养成本分摊到断奶仔猪身上,成本就会提高。因此母猪的繁育能力是猪场盈利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母猪的繁育能力,是目前养猪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猪场母猪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有产仔率低、淘汰率高、产后不发情、妊娠期间返情流产率高和产仔成活率低等。引起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营养不均和饲养管理不到位。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转变观念, 关注、 关爱母猪。而对于母猪的关爱,必须落实到母猪的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各个时期,包括后备、妊娠、泌乳、空怀等时期。后备母猪应及时启动初情期,调节初配时体况。初情期启动不仅是母猪进入繁殖的重要标志,还是决定母猪作为种用或肉用的标准。初情期及时启动不仅可增加后备母猪发情率,还能有效地减少后备培育期的生产成本。初配时适宜体况不仅影响未成熟母猪的繁殖性能,还与母猪终身繁殖成绩具有重大关联。
妊娠母猪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减少胚胎死亡率,满足子宫、胎儿、乳腺组织生长发育和母体维持需要的营养,供给妊娠母猪合理营养是减少胚胎死亡、提高产仔数和有效活仔数的重要途径。哺乳母猪要提高采食量,增加泌乳量,保证断奶仔猪最大窝增重和成活率,同时降低母猪泌乳期失重及背膘损失,缩减断奶后发情间隔。空怀阶段是母猪休养生息的时期。提高母猪利用效率的一个关键环节是缩短断奶后发情间隔,保证适时发情,甚至同期发情,这与泌乳期营养的合理供给密不可分。总之,母猪各繁殖阶段之间存在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因此,必须对不同情况下的母猪进行合理的营养供给,既要保证母猪短期繁殖成绩,又要充分挖掘母猪长期的繁殖性能,延长母猪繁殖寿命。母猪健康,减少药品投资,控制了成本,同时提高了产仔率、仔猪成活率,保证仔猪健康,真是一举两得。
 
如何喂养早期断奶仔猪
1  选择合适的断奶仔猪
饲养早期断奶仔猪的农户,首先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求日后养成的小猪或大猪畅销 ; 其次是选购合格的仔猪,其主要指标是 4 周龄断奶、个体重达 6~8 kg、每头日采食量达 200 g 以上,不合格的早期断奶仔猪极易拉稀消瘦 ; 其三是选购外形好、精神好、健康活泼、声音清脆、粪便正常和有检疫及免疫标识的个体。
2  猪栏的准备及进猪
保育猪栏是养好早期断奶仔猪的重要设施。栏舍位置须利于卫生防疫和饲养管理。南方气温较高,保育栏宜分为室内、室外两部分,室内部分设保温间、饲槽和睡床等,室外部分设饮水、喷淋装置、自由运动场及排泄粪尿空间等。进猪前 2 周,猪栏须打扫、清洗,并用2种不同消毒药分别消毒 2 次,空置待用。选购仔猪时须询问猪群防疫和饲养情况,为后来的卫生防疫和饲养管理提供参考。进猪时按性别及体重大小合理分群,每栏 10~20 头,每头占栏面积约 1 ㎡。分群后须连栏带猪全面喷洒消毒液 1 次,可有效防病和避免咬架,安定猪群。让仔猪饮用适量电解质水溶液,可增强抵抗力。
3  采用两阶段限制饲养方式
这种饲养方式可有效地解决早期断奶仔猪食多拉稀或食少掉膘的问题。此方式将早期断奶仔猪的保育期分为体重 6~12 kg 和 12~20 kg 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历时2. 5~3 周。 前阶段饲喂断奶料, 5 次/d, 每隔2. 5 h 喂1 次,每次喂饲以八成饱为度。后阶段饲喂乳猪料不要将断奶料直接换为乳猪料,逐渐实现乳猪料替代断奶料。后阶段每天饲喂 4 次,每隔 3 h 喂 1 次,每次喂饲以刚吃饱而无剩料为度。必须定时喂饲,才有利于消化吸收,促进生长发育。

上一篇: 湖南省畜牧局领导调研生猪养殖企业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