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2014年青海省都兰县藏羊养殖的现状总结

2014年青海省都兰县藏羊养殖的现状总结

苏贵军 祁永青
青海省都兰县香加兽医站
青海省都兰县香日德镇兽医站

 

1 藏羊养殖的现状
    都兰县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大县,县境内除昆仑山高寒地区外,不少地区热量条件好,有农牧结合的条件。都兰县8个乡镇中,除了沟里乡为纯牧业乡外,其余7个乡镇均为农牧结合乡镇,农牧民群众饲养牲畜历史悠久,在长期饲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养羊经验,发展肉羊养殖业具有了先天的优越条件。据测定产肉性能为;2~3岁羯羊、老龄母羊、当年羔羊的平均胴体重分别为21. 96 kg、18. 88 kg和11. 88 kg;屠宰率为46. 26% 、42. 99% 和41. 03% 。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县羊存栏规模达123. 87万只,其中,藏系羊就有72. 46万只,占全县羊存栏的58. 1% ,适龄母畜比例为65% ,繁殖成活率88. 6% ,羊出栏58. 22万只,羊肉、羊毛、羊绒产量分别为8 733 t 、1 504 t 、145 t ,产值达4. 32亿元。全县已建成畜棚3 983座、47. 8万m2,种植苜蓿2万亩、青贮玉米133.33hm2,建成注苗栏400个、养殖小区16处、围栏草场217. 44万亩。藏羊又称藏系羊,是我国三大原始绵羊品种之一。依其生态环境,结合生产、经济特点,可分为高原型、山谷型和欧拉型3类,都兰县臧羊属于草地型晚熟品种。臧羊由于长期的品种驯化,对高寒气候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长期放牧在海拔2 800 m 以上高山地带的体格高大,体躯略成方形,颈粗短,背腰平直;头部粗糙,近似三角形,鼻梁隆起,公母羊多有角,尾瘦小。其生长能力强(从出生到6月龄断奶为生长发育最快阶段)、耐粗饲、抗病力强;在自然放牧条件下,中等营养状况的藏羊屠宰率均在42% ~49% 之间,阉羊屠宰率高于公、母羊,周岁羊同成年羊的屠宰率无显著差异,净肉率均在30% 左右,有的可达37% ;肉嫩味美,膻味小,无污染,在国内外市场评价很高。据资料分析,藏羊肉干物质为36. 5% ,在干物质中蛋白质占49.09% 、脂肪占47. 51%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和对环保、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绿色羊肉食品追求越来越迫切,尤其无公害、无污染绿色食品得到人们的追捧。在膳食中采食以天然牧草养殖为主的羊肉是最理想的肉食品。


2 存在问题。
2. 1 草原牲畜超载
随着退牧还草项目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逐步推进,全县天然草场的载畜能力有所降低,养羊业快速发展与草原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草原牲畜超载现象仍然突出。
2. 2 草产业发展滞后
由于水资源、气候、土壤等条件限制,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草产量与饲草需求不相适应。
2. 3 产业化经营规模有限
全县养羊业仍以农牧民家庭散养为主,现有畜牧业合作社、养殖企业带动能力有限,尚未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产业效益,增加了市场风险。牲畜优良品种繁殖保护及选育工作落后,长期近亲繁育导致品种退化、体型变小、生长速度慢、屠宰率低、生产水平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优势品种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发展。


3 展望
(1)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按照“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的生态保护原则,加强羊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牧民群众加快牲畜出栏,减轻草场压力。
(2)都兰县以农为主的区域主要为察汗乌苏、香日德和夏日哈三镇以及其他各乡行政区域内的小块宜农区。这些地区气候适宜,是都兰县主要粮油产区,特别是香日德镇曾创过春小麦亩产量的世界纪录。该区有着丰富的农副产品,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和宜农(草)土地资源。全力打造草产业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县,以察苏镇、香日德镇为重点,积极扶持各类专业合作社,加大耕地流转力度,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引进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高效牧草,大力推广种草养畜;积极引进饲草储藏、加工龙头企业,加大饲草料加工企业发展扶持力度,提高饲草料综合利用率。
(3)加快利用已引进的国内外优良品种与当地品种羊的杂交速度,提高产肉量,如引进萨福克羊、无角道赛特、特克赛羊等优良品种。同时,要在提高本品种选育、保护现有藏羊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安排产羔季节,利用都兰县夏秋季节气候适宜、水丰草茂之际抓膘育肥,开展季节性羊肉生产。并进一步优化畜群结构,提高繁殖母羊比例和羔羊繁活率,充分利用羔羊生后最初几个月生长快、饲料报酬高和产品成本低以及羔羊肉价格高的优势,进行肥羔肉的专业化生产;实施农牧结合、牧繁农育等措施,提高胴体重,实现当年羔羊当年屠宰上市,使都兰县羊肉生产向高产、高效、优质方向发展。
(4)大力发展羊产品深加工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以香日德生物园区建设为抓手,在香日德、察苏地区引进培育一批以肉羊屠宰、羊肉食品精深加工为主的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羊产业附加值。在察苏镇、香日德镇分别建成一处中型农贸交易市场,引导企业、合作社、养殖户规范市场交易行为。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建设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和村级动物防疫兽医室,构建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检疫体系。支持成立养羊产业协会和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加强与政府、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各类合作社之间的联系、沟通和技术经验交流,充分发挥中介组织联系农牧户与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

上一篇: 农区规模养羊的发展模式分析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