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如何有效提高种公猪繁殖力

如何有效提高种公猪繁殖力

陈海南
湖北襄阳襄州畜牧兽医局

    近年来,对母猪繁殖性能低下的研究报道很多, 而对公猪繁殖性能低下的研究报道甚少。然而对一个猪场来说, 种公猪繁殖性能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重要性要大于母猪的繁殖性能。俗话说 “公猪好, 好一坡” , 公猪生育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母猪的受孕率、 产仔数和仔猪健康状况。母猪可通过返情状况、 产仔数量和仔猪健康情况觉察到繁殖性能的高低, 而公猪繁殖性能的高低很难在短时间内觉察到, 要通过长期的配种观察, 观察与之受配母猪的返情和产仔猪情况, 当与之受配的大部分母猪出现返情、 产仔少或仔猪健康不良等情况时才能断定出公猪繁殖性能低下。 为了减少因公猪繁殖力低下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必须在配种前找到影响公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 饲养管理
1.1 营养需求
    良好的营养是保证种公猪发挥正常繁殖性能的前提和物质基础。种公猪的日粮营养要全面, 适口性要好, 易消化, 保持较高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 充足的钙磷, 满足维生素 A、 维生素 D、 维生素E 及微量元素的供给,每次交配后应饲喂 1~2 枚鸡蛋补充能量, 同时保持公猪每天能喝到干净的饮水, 营养物质充足才能保证种公猪具有旺盛的性欲和优良的精液品质 (朱轶铂等, 2013 ) 。
1.2 正确使用
    过早或过晚配种都会影响公猪的繁殖性能, 公猪在 9~12 个月达到体成熟, 体重达 120~130kg,此时公猪机体发育完全,可进行正常的配种繁殖。关于配种强度, 1~2 年的青年公猪,每 2~3 天配种或采精 1 次; 2 岁以上的公猪, 生殖机能旺盛, 在饲养管理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可每天配种 1 次, 应在早饲后 1~2 小时进行, 连配 4~6 天后应休息 1天; 5 岁以上的公猪, 年老体衰, 可每隔 1~2 天使用 1 次, 或者根据情况及时淘汰更换。如果采用人工授精, 成年公猪每周采精 4 天, 每天 1~2 次, 然后休息。如果种公猪初次使用, 或者有一段时间没有使用, 其第一次采集的精液应废弃不用, 因为长时间储存在体内的精子活力下降 (范守利, 2012 ) 。
1.3 适当保健
    公猪好斗, 群养会出现咬架现象, 并且在性成熟后会出现爬跨现象,因此应对公猪进行单圈饲养, 圈舍内要阳光充足, 勤消毒, 保持干燥卫生, 地面不能太光滑或凹凸不平, 热应激对公猪繁殖性能影响大 (姜树林等, 2013 ) , 舍内温度应控制在 18~20℃; 为了提高配种能力和延长使用年限, 应给种公猪提供运动场, 建议每天运动 1~2 次, 每次 30分钟左右, 冬天选择在中午进行, 夏季在早晚温度低时进行 (张红梅, 2013 ) ; 对于人工授精的公猪, 在6 月龄时应训练其爬假猪台,促使其养成快速、 正确爬假猪台的习惯,每天驯化时间保持在 15~20分钟为宜 (张虹虹等, 2012 ) ; 为了保持猪体皮肤清洁和减少寄生虫的寄生, 可每天用硬毛刷刷拭种公猪体表皮肤, 并建议每半年驱除公猪体内外的寄生虫一次; 对于已参加配种的公猪, 要定期检查精液质量。


2 种公猪疾病预防
    根据免疫检测情况、 传染病的流行规律, 结合当地的动物疫情和疫苗的性质以及养殖场的生产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建议每年 2 月、 8月, 接种猪伪狂犬疫苗, 每头猪颈部肌肉注射 1 头份; 接种猪繁殖呼吸综合症灭活苗, 每头猪颈部肌肉注射 2m L; 接种猪瘟脾淋苗, 每头猪颈部肌肉注射 2m L;接种猪丹毒疫苗,每头猪颈部肌肉注射1m L; 接种猪肺疫苗, 每头猪口服 2 头份。 每年 3月、 9月, 注射猪口蹄疫苗, 每头猪颈部肌肉注射 2m L。 每年 2 月, 接种猪圆环病毒疫苗, 每头猪颈部肌肉注射 1m L。 每年 3 月至 4 月, 接种猪乙型脑炎疫苗, 每头猪颈部肌肉注射 2m L(张原祥等, 2012;谭诗文等, 2011 ) 。猪场应建立免疫档案, 做好免疫记录。


3 种公猪疾病治疗
    疾病的治疗应坚持及早发现及时给药的原则。这里简单介绍几种对公猪繁殖性能有影响的疾病。猪乙型脑炎, 公猪在蚊子猖獗季节易感, 感染后表现为睾丸炎, 多为单侧性, 初期肿胀有热痛感,数日后炎症消退, 睾丸萎缩变硬, 性欲减退, 精液带毒, 可通过交配传染给受配母猪, 久病不治将失去配种能力。 确诊可用猪乙型脑炎乳胶凝集试验诊断盒进行诊断 (陈海南, 2011 ) 。 发现该病应及时治疗,对于睾丸炎可冷敷治疗, 同时根据症状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防止继发感染应抗菌治疗, 使用各种抗生素、 磺胺类药物; 体温过高可使用脱水疗法, 静注20% 的甘露醇或选择适当的静脉放血, 亦可使用磺胺嘧啶配合安乃近治疗 (钟崇伟, 2013 ) 。猪瘟, 病猪体温 41℃, 呈及留热, 喜窝、 弓背,食欲减退或废绝, 喜欢饮水, 部分发生呕吐, 结膜发炎, 脓性分泌物将上下眼睑粘住, 初期便秘, 后期腹泻, 鼻端、 耳后根、 腹部及四肢内侧皮肤等粘膜处出现针尖状出血,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包皮发炎, 用手挤压时有恶臭、 浑浊的液体射出。解剖可见脾脏边缘缺血性梗死, 肾脏表面有密集或散在的大小不一的出血点或出血斑, 呈 “雀斑肾 “外观。猪瘟为一类动物疫病, 目前无特效药, 主要通过免疫预防, 根除净化可用 El i sa等方法逐头检查,及时发现带毒猪并立即淘汰 (马萍等, 2011 ) 。
     猪细小病毒, 公猪感染细小病毒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但可通过精液传播病毒。初产母猪如未接种疫苗感染率极高,感染后主要表现为繁殖障碍,产死胎、 弱胎、 木乃伊胎, 及时能产正常仔猪, 仔猪亦会带毒成为传染源。 解剖患病母猪可见子宫内膜有轻度的炎症, 胎盘部分钙化, 胎儿在子宫内被溶解吸收。确诊需要采集病料进行细胞培养鉴定。发现细小病毒感染时, 可用猪细小病毒弱毒苗紧急接种,药物治疗可肌注黄氏多糖注射液, 2 次 /天, 连用 3 天, 心功能差的注意强心, 脱水严重的要静脉补液 (崔振东等, 2013 )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患病公猪初期食欲减退, 精神沉郁, 偶有咳嗽、 喷嚏, 随后眼睑肿胀、 结膜炎、 腹泻和肺炎等, 死亡率高; 公猪感染无发热现象, 极少数出现皮肤双耳变蓝。解剖病猪可见肺组织呈弥漫性间质性肺炎, 肺肿胀变硬, 边缘有弥漫性出血; 淋巴结有不同程度淤血、 出血, 切面多汁,肺淋巴结出血呈大理石样外观; 脾呈暗紫色, 轻度肿胀; 肾脏肿大、 出血, 急性死亡病猪可见肾脏不满大小不一的出血点。确诊需要采集病猪的血液、 鼻分泌物、 粪便或肺脏接种细胞进行鉴定。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 做好防疫工作是最有效的防治办法。 亦可在公猪日粮中加入抗菌药物, 如泰妙菌素、金霉素、阿莫西林等,以防续发感染(陈海南,2012 ) 。
   猪圆环病, 患猪渐进性消瘦、 生长发育受阻、 体重减轻、 皮肤苍白或有黄疽, 有呼吸道症状, 时有腹泻, 有的表现为肾型皮炎, 感染圆环病毒后主要是造成免疫力低下, 可通过精液传播病毒, 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该病尚无特效药, 主要采取预防为主, 同时加强饲养管理, 做好猪瘟、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细小病毒和伪狂犬等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


4 种公猪饲养小结
    种公猪繁殖性能的高低决定整个猪场的生产效益, 为减少因公猪繁殖性能低下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必须在公猪参与交配前找到各种制约公猪繁殖性能的因素。首先要保证公猪的营养需求, 其次对疫病控制要及时制定防疫程序, 为延长公猪的使用年限和提高精液质量可对公猪进行适当的保健, 发现疾病要及早及时治疗。

上一篇: 如何在饲料加工过程控制好水分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