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张坤 张华余 卫东琴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景哈哈尼族乡畜牧兽医站
随着西双版纳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市场上对畜禽产品的需求量增长较快。 因此禽类养殖大户便随之增多。 但是现阶段西双版纳州肉鸡的养殖户多为土法饲养,鸡舍较为简陋、环境卫生条件差,又缺乏科学饲养管理方面的知识,再加之西双版纳独特气候因素的影响,一些常见禽类疾病频繁发生,严重制约养禽业的发展。 其中鸡大肠杆菌病在本州发病率较高, 常引起鸡批量的急性死亡, 给饲养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所探讨的蛋鸡急性死亡是由条件性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败血病所致, 通常是同群肉鸡中越肥大的鸡只发病死亡率越高, 而且多在临床上不出现典型症状而呈急性发病死亡的病例。
1临床症状的病理变化
鸡的急性败血病是由于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家禽常见病, 其病理特征是引起心包炎、 气囊炎、 腹膜炎、输卵管炎、滑膜炎、大肠杆菌性肉肿和脐炎等病变。 肉鸡的急性死亡是由鸡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而在西双版纳州这样的热带季风雨林型气候典型的坝区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一般以 20~45 日龄的肉鸡发病为主,死亡率通常在 5%~20%,严重的可达 50%以上。其症状不明显,以死亡告终。 典型的鸡大肠杆菌所致的急性败血病 的 临 床 表 现 为 呼 吸 困 难 、精神不振 、下 痢 、粪便 呈 白 色 ,食 欲 减退或拒食,腹部胀等病症,病程一般为 1~2 d,最急性型 2~5 h,看不到典型的临床症状, 即常无腹泻而突然死亡。该病的特征病理变化是肝周炎和心包炎, 病理解剖时可见肝脏明显肿胀,呈铜绿色,有胶样渗出物包围,肝被膜增厚混浊,表面有白色坏死斑。心包膜与心肌或胸腔组织发生粘连,心肌松软,出现特征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混浊肥厚,有干略样渗出物;有时可见脾、肾出血、肿大。 但在最急性死亡病例中, 一般看不到上述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特征性的病理变化, 有时在病理解剖时可发现肝脏轻微水肿和心包积液增多。
2流行病学及成病因素
2.1病原
病原体为埃希氏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是健康鸡肠道内的常在菌, 一般可分为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两大类。 该病的病原体为条件性致病性大肠杆菌,一般当环境、气候、饲养管理条件及饲料发生变化, 鸡的应激性增加时易引起发病。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很多,目前可根据菌体抗原和鞭毛抗原的不同,分成很多血清型。导致肉鸡发生急性败血型大肠杆菌病主要是 O2 、O78和 O1 等血清型。实验证明, 不同的血清型可引起同种或不同种的鸡发病, 不同的血清型对不同的抗菌素的敏感性也不相同。
2.2流行病学探讨
2.2.1条件性大肠杆菌可因条件性
变化而引起鸡发病。 它一般生活在健康动物体的肠道内,在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不良、气候多变(忽冷忽热)的情况下, 鸡的应激性增加时很容易引起该病发生。 通常情况下大肠杆菌对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可附着在粪便、土壤、鸡舍内的尘埃和孵化器的绒毛、碎蛋皮等地方长期存活, 成为养鸡业难于消除的传染源。
2.2.2鸡大肠杆菌病对各年龄段的
鸡均能引起发病, 但作为急性败血型大肠杆菌病,20~45 日龄鸡易感性较强。该病在鸡群中可水平和垂直传播,如带菌种蛋在孵化过程中可出现死胎,孵化出的雏鸡多为隐性感染;鸡若遇到某些降低抵抗力的因素时, 可通过被大肠杆菌污染的饲料、 饮水、垫草、空气、尘埃等媒介传染,以消化道、呼吸道、脐带及皮肤创伤等途径感染。大肠杆菌还可继发或并发其它病原体性病,使病情更加复杂,致使鸡的发病死亡率增高。
2.3发病诱因
2.3.1气候因素: 西双版纳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温度 20.6℃,其气候特点为年平均温差小, 但昼夜温差大(10~15℃)。 特别是一天内随着阴晴变化而呈忽冷忽热的气温反复, 给鸡生理机能的适应性带来巨大影响。 据记录调查分析, 一日内气温由高突然降低或由低突然升高时鸡的死亡率明显增高。
2.3.2饲养管理因素:一是鸡舍的通风、换气、温控系统功能调节作用差;二是单位面积饲养鸡群密度大; 三是饮水不足或饮用不清洁的水; 四是自然光照光线强弱变化快,差异大。
2.3.3不合理的药物预防措施:一是饲养户从购进育雏开始, 就用抗菌素预防鸡群发病, 又往往将所使用的药物一用到底, 这样做一是可能造成一些对该药不敏感的菌群得以加快繁殖; 二是破坏了鸡肠道内菌群的相互平衡失调和产生拮抗作用; 三是长期使用某一类抗菌药物, 易造成一些细菌逐渐产生耐药性。
2.3.4生长发育因素: 商品肉鸡由于生长发育快 (正常时 5~60 d 可长到 2.3~3.1 kg), 导致庞大的机体与 自 身 心 血 管 系 统 的 发 育 不 相 适应。 特别是由于高密度饲养下的鸡群运动少,机体生长发育过快,而心血管系统发育慢, 造成鸡的心血管功能跟不上自身的代谢需要, 负荷一直超重,十分脆弱,极易致病,如严重的腹水等病症。
2.4发病特点
一般在同群饲养的肉鸡中,生长发育快、个体大的鸡发病死亡率高,而且越肥大的鸡死亡率越高,而死亡越快的鸡其病症状和病理变化越不明显。
3诊断
鸡大肠杆菌病有不同病理型。 不同的病理型与临床症状和病理剖解变化也不相同, 诊断时可通过流行病学特点、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作为初步诊断。要确认必须进行实验室诊断。诊断时要注意观察鸡大肠杆菌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与多种疫病(如禽霍乱、禽副伤寒、 禽李氏杆菌等) 有相似之处,不易区别,同时要注意鸡大肠杆菌病与其它细菌和寄生虫病混合感染的鉴别, 除了典型病例可根据症状作出诊断外, 大多数情况下需要进行细菌学检查, 有条件的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血清学鉴别。 对继发性大肠杆菌病的诊断, 必须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分离出大肠杆菌。
4防治措施
4.1加强饲养管理
大肠杆菌为条件性致病菌, 所以各养殖户、 鸡场在蛋鸡的饲养中应加强饲养管理, 搞好环境卫生和定期消毒工作。为此需做到:一是平时要注意不给被粪便污染过或发霉的饲料,饮用水水质要符合标准; 二是要注意鸡舍内的温度及通风换气, 严格控制饲养密度,做好舍内光照控制;三是注意卫生消毒工作, 鸡舍内及其周围环境及应经常保持清洁, 做好定期消毒工作;四是对于黑暗鸡舍或开放式鸡舍,要分别注意防止各种应激因素的不良影响,减少鸡群的应激反应。
4.2药物的预防和治疗
首先在种鸡场要注意治疗大肠杆菌的垂直传播。 做好对种鸡的预防及雏鸡的药物预防, 在饲养过程中的全种预防和管理, 在预防和治疗中应注意的是:大肠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对许多抗生素、磺胺类及呋喃类敏感。但也极易导致抗药性, 尤其是长期使用的一些抗生素药物添加剂。 因此切忌盲目用药。 有条件的鸡场应先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 选用敏感药物进行预防治疗, 没有条件的鸡场在注意药物秸抗作用的前提下, 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共同使用, 并注意保证药物的剂量和适时更换药物。
4.3大肠杆菌病的免疫
鸡大肠杆菌灭活菌苗包括氢氧化铝甲醛苗和油佐剂甲醛灭活苗两种,油佐剂苗也可用于雏鸡的免疫,一般在发病高峰期前 10~15 d鸡只大小每只肌注 0.5~1 mL,保护期可达 3~4 个月。种鸡可在 4、18 周龄各免疫一次, 种鸡免疫后,雏鸡也可获得被动保护。
总而言之,在防治工作中,诊断是先导。 只有及时正确地对禽病进行诊断,才能有效地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及时扑灭,尽量减少损失。其次搞好免疫和鸡舍及饲喂的卫生工作, 妥善处理病鸡尸体、 垃圾和粪便以减少鸡的发病率。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鸡的健康成长。
上一篇: 2014年蛋鸡主要传染病疫情免疫法
下一篇: 2014看禽药现代化营销思维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