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尹安润 赵家贤 和潇 潘东云 和平
云南省梁河县职业高级中学
云南省梁河县芒东乡农
随着人类环保、 生态建设意识的提高,国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绿色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畜禽养殖中越来越重视环境卫生和环境保护的问题。但我们也应看到,随着规模化养殖不断壮大, 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的养殖场所饲养的动物鸣叫噪声不断、附近臭味扑鼻、蚊蝇乱飞、鼠害繁多、污水四溢,污染了水资源,致使饮水质量下降,达不到饮用水标准,最终只好舍近求远,造成饮水困难,甚至被迫迁场搬家; 有的养殖场破坏了天然草山草坡,给水土保持工作带来问题,威胁人类生存环境。 如德宏州现阶段规模养殖已达到一定规模, 环境污染已是规模化养殖场的一大问题。除此之外,广大农村养殖污染情况也不容乐观。为此,养殖业要加大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养殖模式。
1建设措施
1.1科学选址,标准化建设
对规模养殖场建设, 应在业务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 根据建设要求和规范,科学选址,以最大限度地噪声和减少环境污染为目的, 按根据制订的标准化技术规范来建设养殖场所。
1.2分类指导,科学整治
要根据各地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制定方案,强化整治。 有条件的养殖户应建沼气池, 建设雨水分排系统;没有条件要建嗮粪场、贮粪间。 按照“雨污分流”、“干清分区”和“固液分离”的治污原则,重点扶持和发展以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的有机肥厂和沼气工程建设,减少养殖场畜禽粪便、有害气体等污染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3建立畜牧小区,实行生态养殖
实践证明,实施畜牧小区建设,在养殖场舍方面可实现统一规划, 集中饲养、统一污染处理,不同程度地解决了农村因畜禽养殖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2管理措施
要按照国家制订的规模化、 标准化养殖场区建设规范要求, 因地制宜建设养殖场区, 在养殖生产中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管理措施,加强管理、规范管理。
2.1高度重视,依法管理
贯彻落实环境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 加 强 农 村 环 境 保 护 工 作 的 意见》, 各级党委和政府应高度重视,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推进新农村建设。
2.2加强宣传,增强环境意识
通过宣传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以及整治畜禽养殖污染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发放养殖业治污技术资料,提高广大养殖户的环境意识。
2.3标准建设,减少排放
畜禽养殖集约化是现在畜牧业的标准, 规模化生产给人类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动物产品。 但由于没有按照标准化建设, 养殖中所产生的粪便已成为环保的大敌。 目前国家已制订标准化养殖场舍建设的标准, 只要按照标准建设,就能减少或降低污染。
2.4采取措施,加大治理
要控制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采取综合措施,一是上下联动,科学制订综合整治方案;二是明确责任,增加扶持增加投入,专人、专项治理;三是强化防疫,严格处置病死畜禽。
2.5严格考核,加强督察
要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应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情况纳入相关部门和乡镇的年终目标考核内容。 各有关部门要联合组成督察组,定期、不定期地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开展情况进行督察,定期通报,严格奖惩,促使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6科学养殖,降低污染
试验证明, 动物日粮的植物性饲料中三分之二的磷不能被利用, 造成磷资源的浪费,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猪对饲料中的蛋白质利用率仅 30%~50%, 大部分氮随着粪尿排出体外增加水和大气污染程度。因此,要加大科学的日粮配制和生物技术在饲料中应用技术的研发, 减少畜牧业中产生的污染。
2.6.1开发应用低污染日粮(生态型日粮),降低蛋白质浓度,补充限制性氨基酸种类和数量, 可降低饲料生产成本,又可减少氮的排放。
2.6.2使用全价饲料,采用阶段饲喂法,将不同品种、性别、年龄动物的营养需要与日粮供给量更好地结合起来, 减少多余的营养排出所造成的污染。
2.6.3使用有机微量元素、 酶制剂、益生素、 益生菌等有机物和生物制品添加剂,替代无机盐饲料添加剂,有效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畜牧生产污染,增强动物抵抗力,降低兽药残留量,改善动物食品的品质。
2.6.4使用高效、广谱、低毒消毒药物,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消灭鼠害蚊蝇。
上一篇: 云南省马关县动物卫生安全监管思考
下一篇: 畜禽养殖场地选择个布局探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