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浅析后抗生素时代的饲用添加剂

浅析后抗生素时代的饲用添加剂

马小珍 周围
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华达生化科技饲料 ( 湖北) 有限公司

    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但抗生素的滥用已造成耐药菌株的产生和动物源性食品抗生素残留等问题。一些国家已明确禁止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早在1998 年丹麦就禁止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2006 年欧盟禁止在饲料中使用促生长类抗生素; 2013 年12 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 正在实施禁止在动物饲养过程中以加快动物生长为目的使用抗生素的做法。我国养殖业也面临长期滥用抗生素导致的各类问题,尤其是动物源性产品中残留问题,作为食品链上游的饲料添加剂更应该从 “追求效果”转为 “安全健康第一” ,在保证安全与健康的前提下,无毒不良反应、无残留、无耐药性和无污染的绿色饲料添加剂正不断被开发应用。


1饲用活性肽
    活性肽是一类由氨基酸以不同排列方式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 6 000,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益或有特定生理作用的肽类化合物。
1.1饲用活性肽的应用
活性肽在饲料中的应用尚处于初始阶段,其既能作为氨基酸的来源,又能发挥生物活性作用。
1.1.1满足畜禽营养需要,促进生长
活性肽是蛋白质类物质,畜禽可直接吸收利用,促进动物生长。矿物质与活性肽螯合,形成螯合物,提高矿物质吸收利用率。刘建胜等试验证明,活性肽能显著提高肉仔鸡平均日采食量与日增质量 (P <0. 05),降低饲养成本。王恬等的研究表明,添加 2%活性肽后,仔猪肠道绒毛的长度显著增加 (P <0. 05),隐窝深度下降。
1.1.2具有抗菌作用,可替代抗生素
Robert 等 (1998) 研究发现抗菌肽是通过物理作用造成细胞膜穿孔而起到广谱抗菌效果,无特殊受体,不易使细菌产生抗性。黄沧海等报道,抗菌肽具有与黄霉素类似的抑制病原菌的作用。饲用活性肽的使用既满足预防治疗畜禽疾病的作用又能促进畜禽生产,并且不会污染畜禽产品。
1.1.3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畜禽采食量
饲料的适口性直接影响畜禽的采食量,进而影响动物的生长与生产性能。饲用活性肽通过掩盖和增强风味而起到诱食剂与调味剂的作用,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畜禽采食量。Jin 等研究发现,大米蛋白中分离出的一种活性肽具有谷氨酸钠盐作用,即呈现鲜味。Faus 等报道,仙茅甜蛋白可掩盖酸味并能将酸味转变为甜味。
1.1.4提高畜禽免疫功能,增强疾病抵抗力
活性肽能刺激机体免疫细胞增殖,增强吞噬细胞的能力,提升畜禽疾病抵抗能力。杨玉荣报道,大豆活性肽能刺激肉鸡淋巴细胞的增加。张为鹏等试验表明,添加 4% 饲用活性肽可显著提高哺乳仔猪血清中抗体 IgG 水平 (P <0. 05),试验组仔猪脾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生物活性肽属多功能活性因子,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饲用活性肽的研究与应用都刚起步,随着研究的深入,活性肽的种类与数量将会不断增加,活性肽制剂将会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饲用添加剂。


2饲用酶制剂
    常用的饲用酶制剂有植酸酶、淀粉酶、蛋白酶及非淀粉多糖酶等,我国 《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08)》准予使用的共有 10 种。
2.1饲用酶制剂的应用
2.1.1消除抗营养因子,提高日粮的消化率
饲料中多种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植物凝集素等都会导致饲料消化率下降。添加的外源饲用酶制剂可以降解胰蛋白酶和植物凝集素等抗营养因子,消除抗营养作用。王宗沛等试验结果表明,在大麦型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 (NSP 酶) (0. 15% 与 0. 10%) 饲喂仔猪与生长猪后,饲料转化率分别比不加酶组提高8. 87%与13. 61%,平均日增质量分别提高 20. 66%与 11. 56%。
2.1.2减少动物消化道有害微生物,提高畜禽的免疫功能
由于单胃动物不能分泌 NSP 酶,饲料中可溶性非淀粉多糖 (SNSP) 类物质在肠道前段不能被消化,一方面无法被消化的 SNSP 会增加食糜黏度,削弱内源消化酶对养分的消化作用; 另一方面SNSP 进入小肠后,为厌氧有害微生物增殖提供养分。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后,使 SNSP 在小肠前段被降解,阻断有害微生物繁衍所需营养的来源,抑制有害微生物,减少毒素产生,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2.2饲用酶制剂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对环境因素敏感,湿度和水分等会影响酶的活性。饲料加工中制粒和膨化等生产工艺导致酶活性受到影响; 饲料的贮存中水分也会降低酶的活性。
酶具有高度专一性和特异性,不同动物及动物不同生长阶段体内酶的种类与数量并不完全相同,不同的日粮或饲料原料对酶的需求也不相同,故应根据动物的生长阶段和不同饲料来选择合适酶制剂。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统一的饲用酶分析测定的规范,较多企业未采用国际标准来定义酶活,酶反应温度与 pH 亦未按适用的具体动物来确定,往往是根据酶的最佳反应条件。

3微生态制剂 (益生菌)
    微生态制剂是根据微生态理论,利用有益微生物经培养和发酵等特殊工艺制备成的制剂。常用的微生态制剂有乳酸菌、芽孢杆菌和酵母菌等,我国《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 (2008)》准予使用的共有16 种。
3.1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3.1.1维持动物消化道菌群正常化,提高生产性能
动物消化道内正常菌群是保护动物免受病原微生物及内毒素侵害的重要屏障,微生态制剂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形成有益菌群,与有害微生物形成竞争,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改善机体肠道微生态环境,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李焕友等研究表明,微生态制剂能取代肥育猪日粮中的抗生素类与抗菌药物类添加剂,能提高试验猪的生长速度。
3.1.2
调节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促进生长有益微生物可在体内产生多种消化酶,协同机体内源酶,帮助营养物质的消化; 一些有益菌进入肠道后能产生酸性物质 (乳酸菌可产生乳酸,芽孢杆菌能产生乙酸等),降低肠道 pH,有利于矿物质元素钙和磷等吸收; 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能产生各类营养物质,如 B 族维生素、维生素 K 和氨基酸等,有利于动物对该类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帅起义研究证明,添加益生菌后,猪的生长速度可显著提高 8. 5% (P <0. 05)。
3.1.3可产生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因子,提高抗病能力
益生菌定植于机体肠道,刺激黏膜免疫系统,激活畜禽免疫细胞,有效提高巨噬细胞的活性,引起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应答,增强抗病力。王磊等报道,蜡样芽孢杆菌制剂有效降低仔兔腹泻率。石秋峰的试验研究表明,丁酸梭菌制剂能显著降低仔猪腹泻率 (P <0. 05)。
3.2微生态制剂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不同饲用益生菌的菌种和培养物等不同,如何选用合适的微生态制剂一直困扰着养殖者。目前复合型微生态制剂应用较多,养殖者应适量添加益生菌,并应交叉使用不同作用的益生菌。微生态制剂是一种活菌制剂,活菌数量是影响使用效果的关键因素,而活菌对环境温湿度、pH及抗生素敏感,养殖者应把握适当的日粮加工方式、日粮贮存及与抗生素药物的配伍使用。


4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是将传统中草药理论贯穿于动物营养学和饲料学,通过特定工艺,由一种或多种不同性味和功能的中草药制成的饲料添加剂。中草药源自天然,是一类具有特殊功能的植物,经过动物与人类长期筛选保留下来的天然药物,具有防病保健、促进生长、无耐药性、无毒不良反应和无残留等特点。
4.1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应用
4.1.1具有抗生素样的作用
有的中草药具有抑制有害菌,促进有益菌生长的作用。王自然经体外试验证明,茜草和苦参等 13味中药组方对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能有效治愈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尤其是对耐药大肠杆菌株亦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4.1.2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中草药所含的多糖类、生物碱、有机酸和挥发油类等活性成分都能增强畜禽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4.1.3具有提高动物产品品质的作用
某些中草药富含动物所需的营养物质,添加到饲料中能平衡饲料的营养成分,更能被动物消化、吸收和利用,能提高动物产品质量。如杜仲能提高动物肌肉中肌原蛋白的含量,使肌肉中鲜味氨基酸含量增加。
4.1.4具有保健促进生长的作用
聂磊等试验表明,中药制剂 (山楂、陈皮和五味子等) 能提高肥育猪粗蛋白、钙和磷等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促进猪的生长发育。李洪龙等研究表明,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可与抗生素一样促进猪生长
4.2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市场上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使用效果不稳定,中草药的作用机制尚未研究透彻,中草药的配伍禁忌还不十分明确,是 “药”三分毒,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使用不当也会有毒不良反应。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标准,中草药的有效成分不明确,其配方五花八门,缺乏科学性,质量检测无依据。


5结束语
    随着后抗生素时代的到来,无残留和无耐药性的安全绿色饲料添加剂是饲料行业发展的趋势,是人们对动物源性食品品质日益提高的需要。

上一篇: 入市三载 大华农潜心经营成就高端动保品牌

下一篇: 安徽长丰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获农业部肯定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