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强建议要稳定和加强畜牧兽医机构队伍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志强向会议提交了《关于在新一轮地方机构改革中稳定和加强畜牧兽医机构队伍体系的建议》。3月7日,沈志强代表在山东省代表团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指出:
畜牧兽医工作从农牧共管到独立运行、从单一管理到综合治理,目前又推进到急需围绕构建现代工作体系、强化优化机构设置的关键时期。这不仅是满足畜牧业特殊性质和发展规模的需要,而且是适应产业地位作用和风险多发变化的使然。
(一)畜牧规模大、产业功能强。山东省有畜禽养殖场户600多万个、饲料兽药生产企业1800多家、畜禽屠宰厂点3460多个,畜禽饲养量达60亿头只,肉蛋奶总产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有三分之一销往省外,出口总量占全国的50%以上,畜牧业全产业链年产值超过7000亿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畜牧业保障产品供给、支持相关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原有功能不断强化,承载的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市场物价安全功能日益凸显,新兴的生物应用、旅游体验、企社互动等延伸功能深入拓展。产业发展上需要完善的机构来规范推动。
(二)部门职能多、承担任务重。畜牧兽医部门作为执法主体执行的法律有6部,法规条例14部,承担行政审批事项26项,监督处罚事项190多项,涵盖从种畜禽、兽药饲料投入品到畜禽养殖、收购屠宰,与产品加工、市场销售相衔接,链条长、环节多、主体复杂,监管规范任务十分繁重。不仅如此,畜牧兽医部门还要围绕产业发展、结构调整、质量提升、安全控制,承担方针政策落实、宏观调控引导、技术支持支撑、社会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的职责职能,调控服务任务十分繁重。法规政策上需要健全的机构来承担履行。
(三)矛盾风险多、社会关注高。虽然我省畜牧产业规模较大,但从总体上看发展还不够成熟,新世纪进入风险多发时期。动物疫病上,先后发生了H5NI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猪“蓝耳病”、“链球菌病”、家畜口蹄疫等重大疫病;质量安全上,先后暴露了“三鹿奶粉”、瘦肉精“健美猪”、“速生鸡”等安全事件;市场物价上,先后出现了3次居民消费物价(CPI)上涨,都主要是由生猪价格波动引起的。最近,畜牧兽医安全事件的发生和潜在威胁更是有增无减,去年全国10大食品安全事件中,以畜产品为原料的有5个;人感染H7N9禽流感、布病、结核病病例快速增加,存在大规模流行的风险;畜禽私屠乱宰、注水注胶、以假充真现象时有发生。风险防控上需要有力的机构来监管控制。
(四)职能交叉少、实践效果好。从本质上看,畜牧业是以畜禽等动物再生产为基础的产业,虽然与种植业有着必然的联系,但在生产特性、经营主体、产业组织、目标要求和管理运行等方面又有很大的差异,特别在人畜共患病、疫苗等投入品防治管理上表现的尤为明显。以此为基础,畜牧业与种植业管理形成了个别相互交叉、但总体相对独立两套法律法规体系,从上层法规制度层面把二者分别开来。从省内外多年的实践看,畜牧兽医机构相对独立、设置健全、力量充实的地方,产业发展、安全控制、工作运行上都比较顺畅,而机构建设不到位的地方,往往都是矛盾问题比较集中的地方。产业特性上需要独立的机构来支撑运行。
鉴于此,建议在新一轮地方政府改革中,国家对畜牧兽医机构给予更多关注重视,更多的统一部署与具体指导,按照“独立设置、稳定加强、调整优化”的要求指导推进省市县三级畜牧兽医机构改革。
上一篇: 沈志强建议全面科学适度处置H7N9病毒疫情
下一篇: 沈志强建议提高畜牧兽医医疗卫生津贴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