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姚战生 李社民 陕西省洛南县动物疫控中心
1卫生消毒规程
1.1消毒剂的选择
应选择对人、猪和环境安全,无毒性残留,对饲养设施无腐蚀,在猪体内不产生有害积蓄的消毒剂。 如次硫酸钠、过氧乙酸、新洁尔灭、煤酚等。
1.2消毒方法
不同环境和物品用不同的方法和消毒剂。
1.2.1喷雾消毒: 对清洗后的猪舍、带猪环境、场区道路、入场车辆等用次氯酸钠、新洁尔灭等喷雾消毒。
1.2.2
浸液消毒:用新洁尔灭、煤酚
等水溶液,洗手、洗工作服和鞋、帽。
1.2.3紫外线消毒:入口处设紫外线灯,人员通过时照射5 min以上。
1.2.4喷洒消毒:猪舍周围、入口、产区、猪床下撒生石灰、火碱等消毒。
1.2.5熏蒸消毒: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溶液封闭熏蒸,对猪舍进行消毒。
1.2.6环境消毒:猪舍周围每2~3周用2%火碱溶 液或20%的 石灰乳 消 毒1次;场周围及场内排污池、粪坑、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猪场、猪舍入门设消毒池, 内置2%烧碱溶液,并定期更换。
1.2.7人员消毒: 进入生产区的所有人员均要更换工作服、工作鞋、帽,经紫外线消毒,方可进入。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
1.2.8猪舍消毒: 每批猪调出后,应彻底清扫干净,用水冲洗,用10%漂白粉喷洒消毒,并空圈5~7 d。
1.2.9用具消毒:定期对饲具用0.1%新 洁 尔 灭 或0.2%~0.5%过 氧 乙 酸 消毒。
1.2.10带猪消毒: 定期进行带猪消毒,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2兽医防疫规程
2.1环境要求
饲养区、生活区布局合理。 办公、生产、 生产辅助区分开, 猪舍宽敞明亮,通风良好,并能有效保持舍内空气清新,保持排污通畅和舍内温度恒定。
2.2卫生条件
有人畜共患病者不得从事生猪饲养、管理及兽医工作。猪场应具有自动饮水设施和清洁、无污染水源。场内有科学、合理的猪粪、尿处理设施和排污条件。谢绝非生产者入生产区,确需进入者须严格卫生消毒程序, 并穿上场内备用的工作服、鞋套、帽,按指定路线行走。建立规范的清洁、消毒制度和消毒方法。饲养区内不准屠宰、解剖动物。
3猪病防制
3.1免疫接种
结合当地生猪疫病发生、 流行实情,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选择国家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菌)苗,应用相应的免疫方法,进行强制免疫接种。其参考程序为 (可根据疫病流行情况增减):猪瘟:20日龄、70日龄各1次,肌注。仔猪副伤寒、水肿二联苗:一月龄以上,肌注。猪败血型链球菌苗:3~35日龄皮注。猪口蹄疫:1年2次,肌注。猪高致病性蓝耳病:首免,断奶前后,肌注,1头份 /头,4月龄后强免1次。
2种疫苗接种间隔5~7 d, 对健康猪注射。 剂量按说明使用
3.2定期驱虫
定期祛除猪体内、外寄生虫:选用高效、安全、广谱的抗寄生虫药,如伊维菌素、艾比菌素。 其程序为:仔猪转群时用药1次, 后备母猪配种前用药1次,孕猪产前1~4周1次,公猪每年至少2次。 (用量按说明使用)。
3.3发生疫情的控制
饲养场发生疫情或疑发一类疫病时,要及时报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采取果断措施控制、扑灭疫情,实行无害化处理。
4饲养管理规程
4.1人员管理
工作及饲养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应洗手、更衣和换血; 严禁非本场人员及动物进入;场内兽医、配种人员不应外出开展业务。
4.2饲养管理
4.2.1饲养生产性能高, 适应性强,杂交优势明显,适销对路的“三元”瘦肉猪。
4.2.2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若外购仔猪进场,应有检疫证明、免疫耳标及相关系谱档案资料, 并在隔离区观察饲养21天,确认健康方可并群饲养。
4.2.3合理分群, 观察猪群健康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2.4科学饲养, 采用全价配合饲料,不喂发霉、变质饲料,提倡干料饲喂,自由采食,无自由采食条件者饲喂要定时定量。
4.2.5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模式。
4.2.6保持猪舍卫生, 饲具清洁,定期消毒。
上一篇: 广昌县切实开展兽药检查工作
下一篇: 梅里亚2014禽病论坛将于4月在南昌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