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目前, 在许多中小养殖场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 那就是每隔三五个月就有一批刚入行的农科院校的大学毕业生, 因为各种原因离职。 这些人有的“另攀高枝”,被其他的养殖场“撬走”,有的转作饲料、兽药的销售等工作;还有的彻底脱离开这个行业, 开始涉足与所学专业无关的职业。 据调查, 养殖场员工都是从基层开始做起的, 若做到管理层大概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 但中间能坚持下来的,却不到 10%。高翔(化名)已经从一所农科院校毕业 五年了,目前在南京雨润某分公司担任场长助理一职,他告诉记者,他们班 40 个人中目前依旧从在养殖场工作的只有两个人。秦先生曾于 1998~2006 年在
一家原种猪场先后担任兽医、技术总监和场长等职务, 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 2006 年他还是选择了离开猪场。很多老板有些不解: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 为何养殖场就留不住这些员工的心?高 翔 用 了 一 个 很 形 象 的 例子:这就像游泳一样,我们在不停地往前游,向着理想的方向游,但是在这过程中不停地有人溺水,游到终点的寥寥无几。
他认为,造成养殖场人才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五个:
一 是工作强度大。 很多人因为无法忍受养猪场一天 24 小时工作的辛苦, 很短时间就匆匆离席,退出该行业。 据高翔介绍,有30%的人在这个环节就放弃了。
二 是感觉社会地位不高,容易被人瞧不起,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 目前,在社会上人们对大学生毕业后从事养殖业, 还存在一些偏见,认为没出息,甚至认为是找不到别的出路不得已才做这个的,所以,他们身上难免背负沉重的思想包袱,
三 是晋升空间有限。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很多大学毕业生, 因为短时间内看不到希望,觉得没有发展前途。 更有一些人, 虽然已做到了场长的位置, 但发现已经没有更大的晋升空间了。 秦先生告诉记者,这个行业前几年做饲料、 兽药的都很成功, 他的大学同学就是在那几年“飞黄腾达”起来的,现在有好多都当老板了, 而他在猪场的十年,错失了机会。
四 是薪酬、福利待遇相对较低。 对大多数人来说,薪酬高是最有效的激励手段。很多有实力的企业花费很大的代价寻求人才、挖掘人才,这在客观上为优秀人才的流动提供了广阔空间。五是情感问题无法得到满足。 封闭的工作环境使得养殖场的工作人员不能分享家人的喜怒哀乐,有的甚至成了大龄青年个人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正是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很多人短时间内看不到希望才选择离职,换个工作环境。高翔说,他现在的日常工作就是负责场区生产管理,由于猪场的封闭性, 一个月 30天, 有 26 天都要待在场区里,只有四天休假时间。 这也是很多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几年时间内一直处于单身的主要原因。人才的大量流失给养殖场自身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从不间断的人才流失不仅增加了人力重置成本, 影响工作的连续性和工作质量, 而且影响到在职员工的情绪。 那么这一问题该如何解决?
河北诺亚人力资源相关工作人员给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人才储备库,为每个在职员工建立详细的个人发展档案,以便清晰、直观地掌握他们的情况, 并随时对空缺的岗位做出补充或调整。 档案内容除涵盖性别、年龄、学历等基本要素外,还应包括本人性格特点、职业特长与不足, 员工希望的发展方向、 可能适合的岗位及为达到该岗位要求而需要的历练时间等等。
二、适当提高薪酬待遇,薪酬是企业对员工工作评价的最直接反应, 也是最实际的生活保障。 据高翔解释,这方面也是决定离职的最重要的原因, 某种程度上, 薪资待遇决定着社会地位, 它是社会对自己工作的一种认定。 在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和辛苦后, 一份优厚的待遇才足以温
暖这颗渐冷的心。
三、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为优秀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引导着员工不断提升自我,从而充分发挥和利用其潜能,更大程度地实现自身价值, 提高工作满意度。 同时会令他们感受到个人职业发展的前景乐观, 从而增强归属感和责任感。
四、以“情”动人,以“情”留人以情感留人, 是管理者最难做到的, 却也是留住人才最有效的方法。 所以,作为养殖场老板要精研心理学, 掌握各种人的不同心理状态, 善于针对各种心理和思想状态,有的放矢,真正消除员工各种心理障碍。 这种培植感情的工作,需要时间慢慢积累,养殖场老板要舍得花力气,深入工作,才能打开一道道紧锁的心, 才能建立起一座座感情桥梁。
上一篇: 二次创业,中升腾飞
下一篇: 颗粒饲料三种典型霉变现象分析及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