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春节后, 蛋鸡业或将出现补栏 “小高峰”

春节后, 蛋鸡业或将出现补栏 “小高峰”

    众所周知,作为生产机器的一只“小母鸡”,最佳生命周期为 500 天。 有时受疫病和鸡蛋行情影响,“小母鸡” 还没有到 500天生产性能就降低了, 或下的鸡蛋养不住自己了,养殖企业没有了经济效益,只有提前把它淘汰掉, 这时就不能释放出她的全部产能;相反,如果“小母鸡”养的非常好,产蛋率非常高,同时市场需求供不应求,鸡蛋价格居高不下,这时“小母鸡”的生命就会被延长,很可能到 600 天才淘汰。受此特点影响,我国蛋鸡市场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一直呈现周期性波动的规律, 波动周期大致为饲养两批鸡的时间, 大概为两年半到三年之间 (即 30 个月至 36 个月左右),这种周期性波动被行业内称为蛋鸡养殖的“大小年”。笔者认为本轮周期利润下行起始点(利润平衡点)是 2011 年的 11 月底,本轮周期的利润下行结束点为 2013 年的 7 月底(持续时间 20 个月左右),我们暂称之为“上半周期”。 本轮周期利润上升起始点应该是 2013 年 8 月初, 持续时间应该在 15个月至 20 个月之间, 也就是在 2014 年的12 月至 2015 年的 5 月之间, 我们暂称之为“下半周期”。下面就本轮周期的“上半周期”以来蛋鸡养殖现状及“下半周期”发展趋势具体分析如下:


一、“上半周期” 的蛋鸡养殖现状及变化规律分析
1. 在上轮周期中, 从 2010 年 8 月至2011 年 11 月蛋鸡养殖处于盈利状态,盈利时间持续 16 个月, 是 2007 年以来盈利时间最长的一个盈利周期。受此利好影响,2011 年全年和 2012 年的第一季度是养殖企业(或养殖户)补栏积极性高涨的阶段,期间雏鸡饲养量(后备鸡存栏量)同比增加20%以上。 与此同时,在 2011 年冬和 2012年春,辽宁、河北、山东、河南等养鸡主产区由于受疫病影响, 高峰期产蛋鸡普遍出现严重死伤, 近 25%左右的高峰期产蛋鸡因病影响,不得不提前淘汰,这就使得 2012上半年淘汰蛋鸡数量始终高于新增雏鸡数量 (产蛋鸡数量也就好比一个水库的存水量一样,因出水口大于进水口,使得整体库存减少), 使得产蛋鸡总存栏量自 2012 年初以来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据统计,2012年 5 月份开始全国产蛋鸡(20 周龄以上的蛋鸡)存栏呈现出小幅下降趋势,但仍在前三年同期产蛋鸡存栏量之上。 与之同步的是,从 2012 年的第二季度起,受鸡蛋价格低迷影响, 雏鸡的补栏积极性开始明显下降,后备鸡步入逐渐减少的阶段。
2. 2013 年蛋鸡市场, 鸡蛋价格总体来看是“前高涨后低落”,雏鸡补栏是“先火爆后低迷”,在年初高蛋价的影响下,人们的养鸡热情,再次提高,无论雏鸡还是育成鸡, 统统脱销, 真可谓是 “好了伤疤忘了疼”。 直到 H7N9 流感发生并被媒体大肆渲染后,随着蛋价迅速下滑,雏鸡补栏积极性也迅速降低(5 月至 12 月雏鸡销售市场一直处于萎靡不振状态)。与之相反的是决定养殖成本的主要必需品--豆粕, 价格突飞猛进,一路过关斩将,上涨幅度达到千元每吨,一直持续在 4000 元/吨左右。 本年度在长达大半年的时间里, 养殖企业受到成本上升和产品价格下降的双重挤压, 再次经历了一次冰与火的洗礼。

二、 本轮周期中影响鸡蛋价格和养殖企业效益的因素分析
1.供求关系的影响:基本上每轮周期中都伴随着“蛋鸡价格下跌———加速淘汰,减少补栏, 产蛋鸡存栏数量降低———鸡蛋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补栏积极性大涨,后备母鸡数量增加, 后引起高产母鸡数量增加———鸡蛋供大于求, 鸡蛋价格下跌……”,本轮周期仍在重复。
2.流行性疫病的影响:流行性疫病的控制好坏是影响养鸡效益的关键因素,在本轮周期中养殖企业两次遭遇疫病侵扰(2012 年春季和 2013 年冬季), 疫情导致产蛋母鸡停产, 死亡率增加, 加速淘汰频率,养殖企业无法收回成本。
3.媒体宣传的影响:今年春季人感染H7N9 流感后,媒体大肆宣传其传染性,引导市民要 “少接触活禽, 少吃或不吃禽产品”,不明真相的普通市民出于安全考虑干脆就“不吃鸡肉、不吃鸡蛋了”!饭店食堂更是怕惹麻烦干脆就“不提供鸡肉、不提供鸡蛋菜品了”,“H7N9 事件”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对淘汰蛋鸡和鸡蛋的需求, 导致淘汰鸡和鸡蛋销量及价格长时间大幅下滑, 养殖户普遍持续亏损经营, 资金链受到严重影响,直接打击和影响蛋鸡从业者的信心,饲养场补栏需求大幅减少。
   今年更有意思的是, 养殖业同仁发现了一条规律:只要鸡蛋价格一上涨,媒体就报两例人感染 H7N9 病例,很是同步。 作为弱势群体的养殖户没有发言权, 有的只是无奈,只是摇头叹息!
4.饲料原料的影响:在养殖成本中饲料的支出占总支出的 60%~70%,鸡蛋实际上就是饲料的转化物, 而饲料中的玉米和豆粕分别占到鸡饲料的 60%和 25%,因此玉米价格和豆粕价格的变化将直接影响饲料成本的变化, 从而影响养殖户效益的高低,而本轮周期中豆粕涨势迅猛,直接影响了养殖户的收益。
5.肉鸡市场对蛋鸡市场的冲击:由于“H7N9 事件”,一方面导致鸡肉消费减少,库存积压,价格下降,继而导致蛋鸡正常淘汰受到严重冲击。另一方面,肉鸡父母代直接停止授精, 种蛋停止做种直接转化为商品蛋销售,导致市场鸡蛋数量大增,拉低蛋价。
6.节日效应的影响: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等大的节日前, 鸡蛋供应商大都集中囤货,人为制造鸡蛋的紧缺,导致鸡蛋价格短时上涨,节日过后,又会回归理性。


三、本轮周期中“下半周期”的蛋鸡市场走势判断
1.蛋鸡市场,自国家 2013 年 3 月底爆出“H7N9 事件”之后,蛋雏鸡补栏数量就逐月减少, 许多商品代场推迟和取消了正常的补栏计划, 使得后备母鸡数量处于递减阶段,并且会一直持续到 2014 年春节之前。
2.2013 年冬季疫病肆虐, 对于现阶段高产母鸡影响巨大:一是高死亡率,二是停产,都直接导致产蛋鸡存栏下滑,鸡蛋供应量会逐月减少。 估计该疫情会持续到 2014的 4、5 月份。
3.春节后可能出现养殖企业的雏鸡补栏“小高峰”,但受疫病影响持续时间不会太长,这次小高峰不会对 2014 年下半年蛋鸡产量有大的影响。
4.国内宏观经济正在复苏,实体经济必然重新占据市场, 工厂开工率会明显增长,农村人员进城务工人数会迅速增加,导致鸡蛋消费群体会逐渐增多。根据以上四点分析本人认为: 本轮周期“下半周期”起始点应该是 2013 年 8 月初, 也就是说从这个节点起蛋鸡饲养周期中的利润区间已经到来, 除个别月份利润较低外, 绝大多数时间会处于高利润区。“下半周期” 的持续时间应该维持在 15 个月至 20 个月之间。


四、 针对我国蛋鸡养殖形势和国家对养殖行业的指导政策,笔者对蛋鸡从业者提出以下几点不成熟的建议.2014 年 1 月 1 日起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实施,《条例》的实施是我国农村环保事业的里程碑, 我国现存的中小养殖户集中、人鸡混居、鸡粪到处乱扔、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密集区域, 将会作为农村环境治理的一个重点内容。 可以说 《条例》的实施宣判了“小规模养殖户”的死刑,该群体将会逐步被清理出历史舞台, 集约化、标准化、环保化的大型养殖企业会因国家政策扶植而引领市场。 “小规模从业者”(5000 只以下)应及早规划自己的未来,要么寻找机会改行, 要么借国家政策向集约化、标准化迈进,原地踏步只有死路一条。
2.新年伊始,国内数省再次出现人感染 H7N9 病例,对国内禽业市场影响巨大,蛋鸡行业发展前景将会受到难以预测的冲击,行业同仁应做好长期迎战的心理准备。
3.疫情仍在流行,疫苗免疫效果很差,疫苗生产企业是赚足了钞票, 我们养殖企业赔得是一塌糊涂! 所以说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要靠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靠企业自身力量绝无实现可能。 对此,蛋鸡从业者首先必须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再者必须有足够的财力支持, 同时还必须有好的身体。

 

上一篇: 征程

下一篇: 干一行 爱一行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