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雏鹅冬春安全饲管要点 宋国良

雏鹅冬春安全饲管要点 宋国良


   雏鹅是指出壳后30日龄以内的鹅。其主要特点是:生长发育快,到20日龄时的体重已是初生体重的10倍以上;消化能力弱,消化器官和消化机能尚末发育完善,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差;初生雏鹅个体小,绒毛稀薄,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特别对冷的适应性较差)抗病力差"易感染各种疾病。冬春季节是饲养雏鹅的旺季,雏鹅阶段饲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彤响到育成鹅的生产性能。所以,雏鹅阶段的饲养管理是整个饲养管理成败的关键。

 

1、选好雏鹅
   健康的雏鹅表现为绒毛粗长、洁净、有光泽。卵黄吸收良好,脐带收缩完全,无脐钉,脐部周围无血斑和水肿。举止活泼,眼睛灵活而有神,反应灵敏,叫声响亮。 用手握住颈部并提起雏鹅时,二脚能迅速收缩并挣扎有力;将雏鹅仰翻放置,很快能翻身站起。腹大、血脐、大肚脐、跛脚、瞎眼、歪头等弱雏、畸形雏、病雏不能选用。此外,所选雏鹅还应具有该品种的特征。

 

2、彻底消毒
   在进雏前要对育雏室彻底消毒。通常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溶液15ML和高锰钾7.5g熏蒸消24H;地面用抗毒威(或其他消毒剂)1:200浓度喷洒消毒; 放养场地用20%生石灰乳或3%烧碱水喷洒消毒;用具清洗后曝晒或用化学消毒剂泼洒消毒; 曾饲养过禽类的育雏室可用20%石灰乳泼涂墙壁消毒。

 

3、保温防寒
   雏鹅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特别是抗寒能力差,保温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雏鹅的成活率,所以冬春季节要严格控制好适宜的温度。一般开始时温度为28-30度以后每周降低2度当温度降到18-20度左右时就可逐渐脱温而随常温饲养。 雏鹅对适宜温度的表现为;雏鹅活泼,羽毛光滑整齐,均匀散布于育雏栏周围,吃食、饮水正常,能安静休息。如果雏鹅集中成堆、挤在一起、或密集于热源处,绒毛竖起,并不断发出长而尖锐的叫声,说明温度过低;如果雏鹅远离热源、呼吸加快、频频喝水、食欲下降、不时发出高而短促的叫声,起卧不安、难以人睡,说明温度过高。 发现上述不正常情况应立即调节温度。 保温的方法有锯屑炉、煤炉、地下烟道、电热伞、红外线灯泡、电热板等等,可根据具体条件选择应用或配合应用。

 

4、防潮除湿
   湿度和温度同样对雏鹅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而且两者是共同起作用的。 低温高湿使体热散发很快,易引起感冒、拉稀、打堆,造成僵鹅、残次鹅和雏鹅死亡;高温高湿使体热散发不出去,食欲下降,同时高温高湿易引起病菌大量繁殖,造成雏鹅发病率上升。高湿是育雏大忌,所以室内喂水时切勿外溢,经常打扫卫生,勤换垫料,保持干燥,使育雏室内相对湿度处在60%-70%之间!

 

5、通风换气
   雏鹅新陈代谢旺盛,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粪便,产生水蒸气和氨气等有害物质,需要及时排出,保持空气新鲜,否则会造成雏鹅氨中毒。为此要加强育雏室通风。通风应在晴暖天中午进行,先提高室温1-2度,再慢慢开启门窗,注意不要让风直接吹到雏鹅身上,以免受凉。

 

6、分群降密
   雏鹅的饲养密度与雏鹅的运动、育雏室空气及室内温度等关系极为密切。饲养密度过大,不利于生长发育且易出现啄羽、啄趾等恶习;密度过小,则降低育雏室的利用率。合理的饲养密度为:1周龄时,每平方米面积饲养,4-5只。随着雏鹅生长,不断调整饲养密度,到 1月龄时,每平米面积饲养,4-5只!。同时,为防雏鹅打堆而压死压伤以及有利于雏鹅生长均匀、发育整齐,要经常根据雏鹅大小、强弱进行合理分群。 一般每群以50-100只为宜。

 

7、赶堆防压
   雏鹅本来就喜欢聚集成堆,天气寒冷的冬春季节更易集堆,造成受压而死。为此,应加强值班观察,随时将打堆雏鹅赶散。

 

8、保证睡眠
   足够的睡眠是保证雏鹅健康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睡眠不足,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体重减轻、生长发育迟缓。因此,雏鹅除适当的运动外,其余时间都应让其休息睡眠。为使雏鹅睡得深,育雏室光线要暗,环境要安静。

 

9、潮口与开食
   雏鹅出壳后24h开食。开食前饮水,称为“潮口”。潮口的水要清洁卫生,饮水中加0.05%的高锰酸钾或少量葡萄糖和维生素,有利于清理胃肠、刺激食欲、排出胎粪、吸收营养。饮水的温度应在26度这左右。潮口后即可喂料,第一次喂料称“开食”。 开食可用鲜嫩多汁的青饲料和雏鹅全价料2:1拌混,掺入适量水至捏得拢#放手后散得开的程度。 开食不求雏鹅吃饱"只要能吃进一点就行了。1-3日龄每天喂4-5次,4日龄后每天喂6-9次,晚上加喂,2-3次! 做到定时、定量、少喂勤添,每次以喂7-8成饱为宜。

 

10、放牧与放水
   放牧与放水可促进雏鹅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和适应性。但是,雏鹅末出大羽之前,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不强,绒毛缺乏防水性。因此,冬春季节的雏鹅以饲养一周后开始放牧和放水锻炼为宜,且放牧和放水应选择晴朗无风的日子,避开寒冷阴雨天。 放牧开始时路程要近、时间要短、走路要慢。放牧几天后可结合放水,把雏鹅赶到清洁浅水处让其自由下水、游泳、洗涤绒毛,切不可强迫赶入水中,以防风寒感冒。

 

11、严防兽害
   兽害中主要是鼠和黄鼠狼,其次是猫、狗等。防止兽害的主要措施是育雏前统一灭鼠,堵塞室内外大小洞口,育雏室门,窗要用尼龙网或钢丝网拦好,进出育雏室要随手关好门、窗,平时要加强值班护理!

 

12、卫生防疫
   雏鹅常发病有:小鹅瘟、小鹅流感、鹅曲霉菌病、鹅痢疾、鹅球虫病、鹅软脚病等。 冬春季节雏鹅抵抗力较弱,易感染各种疫病,必须建立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切实做好清洁卫生和疾病防制工作!


   如购进了种鹅末接种小鹅瘟疫苗的雏鹅,则应尽快对雏鹅接种小鹅瘟疫苗。其他疫苗按免疫程序接种。在饲料或饮水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添加一些抗生素类、磺胺类、钙片等药物,预防雏鹅疾病。育雏室进出口处要设消毒池和消毒房,无关人员不要进人育雏室。饲料要新鲜,饮水要清洁,用具要固定并定期消毒,垫料要及时更换,放牧场地要勤打扫和消毒,放水池塘要经常换水和消毒。

上一篇: 德阳多措施落实畜产品监管工作

下一篇: 2013年金华大型猪场仔猪球虫感染情况调查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