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企业资讯
首页>企业资讯>武汉天种科学养猪之道:从人到猪换位思考(下)

武汉天种科学养猪之道:从人到猪换位思考(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养一方猪。

    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环境选择的结果。

    2013年9月下旬,去福建福清长乐组织会议一个星期,第一次到福建,旅途虽漫长,心情却是愉悦的,来到海边,一股充斥着鱼腥味的海风迎面吹来,身上马上一种粘糊糊的不适感,海风猛烈,却把水分越吹越足。

    10月底,去北京学习半个月,此时的北京还是艳阳天,作为一个南方人,第一次在北方待那么久,虽然对北方气候干燥有心理准备,准备了一堆苹果,每天一个,可是不到两天,嘴唇还是开裂了,不管用舌头怎么润,还是那么干脆的裂开了,北方和南方的冷是不一样的,北方是干冷干冷的,而南方是湿冷湿冷的。

    人尚且如此,猪是不是也这样呢?回顾我国的养猪历程,给养猪人留下最深印象的莫过于花样翻新的各种传染病,我国的母猪生产效率一路下滑,为什么?

    我们关注一下近20年的养猪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也许从中可以发现一些端倪。

    20年来,我们家家户户养猪的场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刷新的巨无霸猪场规模。

    20年来,我们膘厚慢长的土猪越来越少,以至于现在要保护起来,防止灭绝,存活下来的土猪可以称为“土猪一号”而卖个大价钱。

    20年来,与本土品种消亡对应的是,进口瘦肉型种猪数量年年刷新,到2012年达到3万头。

    20年来,我们硬件条件、管理水平、营养水平越来越好。

    武汉天种公司专注瘦肉型种猪本土化选育45年,是国家原外贸系统八大核心育种场之一,从建场之初,就立足于外来种猪的本土化选育工作,解决的就是外来种猪在保持稳定经济形状前提下,对本土环境的适应问题,截止1997年,武汉天种公司累计从国外引种256头,97年之后只少量引进优秀公猪的精液。到2013年,武汉天种公司母猪群体已扩大到2.2万头。

    种猪对环境的适应性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的事情,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业界一致认可“天种种猪,就是好养”,其秘密也正是因为天种种猪虽是外来种猪,却已在本土适应了45年,繁育了23代,最终成为本土更好养的瘦肉型种猪。

上一篇: “正邦”,中国驰名商标

下一篇: 河南雄峰:马年开春招聘忙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