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好谈新希望“由硬到软”转型之路
2013年上半年,新希望接连受到速生鸡、黄浦江死猪、禽流感以及雅安地震等一系列事件冲击,董事长刘永好的离职更是让这家老企业的新班子面临着巨大考验,尽管刘畅及其团队处理危机的表现得到了刘永好的认可,但是近年来农业利润在不断下滑,竞争却愈发激烈,整个行业气候在发生变化。过去以工厂硬件取胜的商业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快速的发展,新希望开始谋求一条由“硬”到“软”的转型之路。
刘永好就次此转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前三十年主要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从小农经济逐步现在在转型,向家庭农场,向专业作社,向规模化,向联合体在转。新希望主要从事饲料和肉蛋奶的产品的的生产,今后我们不但要生产这些饲料、肉蛋奶这些产品,更重要的是要进行组织的变革,更多的要进行服务,服务主要是为更多的家庭农场,更多的这些农业企业服务,要为产业链的上游、中游、下游服务。
更重要的是要转型成为市场的供给者和商品的组织者和服务者,这个转型,要从这种非常硬的建工厂转向相对比较软的提供服务迈进,而这个迈进就是时代的需要,时代的烙印,这也是我们求得更大发展的一个必需。
以前新希望经常津津乐道的是有八九万的员工,有大概八九百亿的销售了,其实这些都不太重要,更重要的是品牌有多少价值,能够为市场提供一些什么样的服务,刘永好觉得这是真正大的一个变革。
新希望的转型,从原来产业链的提供者到现在产业链综合服务提供商,更多的要让普通的老百姓、消费者,在吃饭的时候首先想到新希望的肉有什么样的品种,有什么样的口味,怎么样好吃,怎么样吃着方便,哪里去买更好,怎么样用新希望的产品是安全的,是信赖的,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是多样化的,而能够提供这样的服务这就是未来的目标,就是为终端的市场创造价值,这就是新希望转型的必须。
另一方面作生产领域怎么样通过新希望的组织,通过新希望的服务,让更多产业链形成互动,更具体的是养殖户几个人养多少鸡,养多少猪,这些猪鸡怎么生长在相对安全的环境里,这种更加卫生,更加环保,疾病更少,而且管理者更方便,更便捷,同时通过信息化,移动互联网,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这样一些体系,使得传统的数千年的一个产业,插上现代的翅膀,这个翅膀就是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体系,使得新希望的管理跟时代结合起来,使得新希望规模更大,使得新希望产出更多,使得新希望质量、安全控制的更好,使得市场得到更多的接受,这就是新希望要做的。
上一篇: 三兄弟买饲料 因涨价大闹卖场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