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江苏东海县淮猪保种工作扎实富有成效

江苏东海县淮猪保种工作扎实富有成效

    日前,淮猪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高层论坛在东海县举行,农业部全国畜牧总站畜禽资源处处长杨红杰、东海县长朱国兵与近30位养猪专家出席论坛。

    淮猪是原产淮北平原的古老地方品种,分淮北猪、山猪、灶猪三类品种,主要分布在江苏省淮北平原和宁、镇、扬丘陵山区及沿海地区。70年代后期,淮北地区因广泛推广新淮猪,当地大部分淮猪被新淮猪及其杂种猪取代。至1987年,淮猪中心产区主要集中赣榆、仪征、高邮、溧阳、高淳、东台、大丰等县,其母猪数量居全省地方品种母猪的第二位。

    淮猪全身被毛黑色而较密,冬天生褐色绒毛;头部面颊部皱纹浅而少,呈菱形;嘴筒较长而直;耳朵大,下垂;体形中等较紧凑,背腰窄平,极少数微凹,腹部较紧,不拖地;四肢较高且结实;母猪乳头数7对至10对。

    淮猪性成熟早,母猪产仔数较多,有3-9胎,平均产仔13头左右;育肥猪平均日增重475克左右,饲料报酬4.57:1,胴体背腰部较薄,皮较厚,瘦肉率较高,达45%。

    2000年,农业部第130号公告将淮猪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近年来,淮猪的保护工作日益完善。本次论坛上,专家们也都一致认为,江苏东海县淮猪保种工作做得扎实而富有成效,淮猪的开发利用走在全国同行前列,很值得在养猪业中宣传推广。

上一篇: 于康震:进一步完善兽医行业管理方式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