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湘西州多措并举确保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湘西州多措并举确保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近年来,湘西州牲畜口蹄疫、禽流感免疫密度、动物防疫卡到户率均达到98%,免疫标识佩带率达97%以上,动物及其产品检疫率不断提高,保持了全州境内多年来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的良好局面。这都得益于该州始终把动物防疫摆在突出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立足“抗大疫、防大疫”的工作思路,落实“五强制、两强化”措施,并举确保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一、加大督查力度,确保防疫安全。通过制定完善工作制度,对全州动物疫情实施了全面的常规监控,实行了较为规范的疫情报告制度,每个乡镇场都有人抓疫情监测,确保了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严肃性。切实加强了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力度,有效防止了病害动物及产品流入市场。建立健全动物监督检疫机构,配强配齐“两员”(检疫员、监督员)队伍,在全州实行了产地检疫,杜绝无免疫耳标和防疫卡的牲畜上市交易,在定点屠宰场派驻检疫员,严格查证验卡,确保动物产品安全。充分发挥临时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的作用,严防重大动物疫病从外界传入。

    二、加强物质贮备,增加经费投入。州县两级财政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经费纳入了地方财政预算,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全州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专项经费550万元,重点解决疫苗购进、附属物质购买等费用,并按照上级有关政策,对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全部实行免费注射。全州乡镇动物防疫员工资基实行了财政统发,村级动物防疫员劳务报酬给予了财政补助。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基本做到了“有人防疫、有钱防疫和有条件防疫”。全州先后投入资金3730万元对8个县级防检站和144个乡镇动物防疫站的基础设施进行了改扩建,添置了自动消毒机、高压灭菌锅、解剖器具、采样箱等仪器设备,使得我州基层动物防疫硬件设施和办公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为干部职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稳定了基层动物防疫队伍,有力促进了动物防疫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应急机制。严格执行“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防疫工作机制,建立了州、县、乡镇重大动物疫病防制指挥部,实行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部门协同抓的工作机制。先后制定和完善了《重点动物疫情应急预案》、《重大动物疫情紧急处置方案》、《牲畜口蹄疫防制应急预案》、《禽流感防制应急预案》等,明确和细化了相关部门的职能职责,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保证了在发生重大动物疫病时,相关部门能在最短时间内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州县乡村层层签订动物防疫工作责任状,并将动物防疫工作列入畜牧业目标管理责任状进行重点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州县乡政府实行了行政一把手负总责制和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驻村干部包户制度,同时,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加大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和协作配合,通过政府行为保证了动物防疫责任全部落实到位、到人。

    四、加快体制改革,完善体制机制。截止2012年末,我州全面完成了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州、县两级分别成立了兽医局(所)、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三个职能机构。乡镇动物防疫站根据湘政办发〔2010〕71号文件和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改革完善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通知》(州政办发〔2011〕19号)要求,与农技、农机、畜牧、水产进行职能整合,设立了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加挂动物防疫站牌子)。全州共设立164个乡镇动物防疫站,配备了2151名村级防疫员,初步形成了州、县、乡、村四级动物防疫网络,建立起科学、统一、规范、高效的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五、加强规范操作,突出技术培训。严格按照“五不漏”和“五包责任制”的要求,认真落了实各项防疫技术措施,实施强制免疫、消毒和标志认证管理,坚持猪口蹄疫春秋两次集中全面免疫与阉割双免相结合,加强防疫检疫队伍的培训和能力建设,提搞广大兽医队伍的防治技术。据统计,近5年来,全州参加部、省级培训50余期,举办州、县级培训60余期,累计培训人员3000余人次。目前,我州八县市共有动物防疫人员2919人(县级217人,乡级592人,村级2110人),其中县级大专以上人员139人,占县级人员的64.06%;乡级大专以上人员301人,占乡级人员的50.84%。通过科技培训,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我州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技能,确保了我州动物防疫顺利开展,同时,增强了养殖户自觉防疫的意识,为实现群防群控防疫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 猪结核病的预防措施

下一篇: 河北丰宁草原乡养猪致富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