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2012年,云南稀有品种“邓川牛”被评为云南省六大名牛之一。评选活动是云南省农业厅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品牌培育、打造特色品牌、促进畜牧行业特色品种市场竞争力的战略部署。
邓川牛是邓川人民在当地特定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丰富优质的饲料资源,独特的饲养方法,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出的地方优良品种,属乳用型黄牛,是中国唯一的奶用黄牛品种,具有适应性强、耐旱、耐粗饲、抗逆性强的特点,其所产乳乳蛋白、乳脂肪、干物质含量高,乳脂肪球大,芳香浓郁,是制作传统乳扇(用牛奶制成的,是白族等滇西北各民族喜吃的一种奶酪,片状,成卷,状如折扇)、奶酪和奶饮品的好原料,邓川牛产奶量介于黄牛与荷斯坦、娟姗牛之间。
据《新唐书、南蛮转》载:“隋唐之际,这里邑落相望,牛马蔽野,收获与中夏(中原)同”,到了唐朝,邓川牛养殖已普遍,达到了社会化。邓川牛体格较小,体型细致,蹄小质地坚实,乳房发达,产奶量多,加上普遍养殖邓川牛,产出的原奶除了每天满足犊牛哺乳、供人食用外,还有剩余,后畜牧养殖者经过试验探索,用牛奶制作成了乳饼、乳扇、干酪等副食品。
邓川牛中心产区为大理州洱源县,主要分布于洱源县的邓川、右所2个镇。邓川地区原为邓川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间形成邓川坝子。水源十分丰富,江河池塘星罗棋布,鱼虾甚多,土地肥沃,盛产水稻、蚕豆、小麦、油菜。粮食作物平均亩产超过千斤。具有发展畜牧业良好的生长环境。
1986年,邓川牛被列入《中国家畜家禽种志》。邓川牛从1959年开始逐渐发展,经过50多年的改良培育,新品种扩散迅速,加上饲养量的增加,最初纯种的邓川牛开始在坝区消失,仅少量分布于山区和半山区。
据调查,1959年全县邓川牛存栏达2.82万头,1980年,邓川牛存栏1.37万头,逐年减少,牛群也因近亲繁殖,饲养管理不到位,乳用性状出现退化,已成为濒危灭绝品种。纯种邓川牛显得稀有而珍贵。目前,邓川牛的保种工作才刚刚开始,还面临很多困难。
上一篇: 企业离职面谈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障碍